立即捐款

香港已有美食車,何需外地引入?

香港已有美食車,何需外地引入?

圖:Stanley

文:葉寶琳(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成員)

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財政司曾俊華提出會研究將外地流行的美食車(Food Truck)引入本港。早幾天農曆新年,去年最繁華的「桂林夜市」今年成了食環的眼中釘,令小販絕跡,今天財爺卻公佈這個研究,實在諷刺。小販車不就是香港地道的美食車,何需外國引入?昂貴的美食車又豈能賣魚蛋牛雜的小販所能負擔,最後又是財團的大生意?

小時候讀到香港史,見到辛亥革命時代的香港老照片,都已有許多路邊攤販,香港特色地道小食,碗仔翅、砵仔糕、雞蛋仔、車仔麵等,無不由街頭開始。港英政府二十年代開始為小販設發牌制度,大牌檔更於1954 年宣佈不再簽發新牌照,至1970年代,政府以「整頓市容」為名,開始打擊街邊攤檔,停止再發小販牌。至1997年回歸後,政府更大力掃蕩無牌小販,以食物衛生為名,熟食小販成頭號打擊對象,令街邊小販的數目驟然回落,由2010年的522個跌至2013年的455個,如果港府仍然打壓小販,香港美食隨時消失於街頭。

在這商業化的香港社會,我們大多只能替老闆打工,若希望可以有更自主的經濟生活和收入(如時間上可兼顧照顧家庭和工作),小販和擺地攤對中年或青年而言都是一條出路。當經濟不景,被迫失業的工人;或因要照顧子女,而需要彈性工作時間的父母;又或是,未能應付全職工作的老人家,小販就是最自主的生存模式。小販不須計算高昂的舖租,所以貨品售價一定較商店為低,小販攤檔的消費者不必去高昂租金成本的連鎖店購物,不就減輕基層人士的開支?

可是,資本的懸殊,已讓小販的存在不能挑戰商戶了。資本的發展已把過去所對立的人連成一線,近年商場己被領匯及地產商所佔據,只剩下連鎖大企業,就算香港地道美食都入鋪並且連鎖化時,街頭風味與味道與過去在街頭差天共地。

食環數十年來出盡奇招打壓本地街頭美食:嚴厲掃蕩、停止發牌、禁止繼承、收牌等措施,已令流動小販數目大幅下降。如果港府不改變小販發展思維,肯定小販墟墟市對支持基層生計和青年創意的作用,漂亮的美食車都只會成為財團的玩意!

PS:談到美食車,令筆者懷念去年身故的雞蛋仔伯伯。他的小販車由他一手一腳自製:被震彈簧、放炭爐的位置等都是特別為方便他的工序而做,可是殘酷的小販政策迫得他晚年還要擔驚受怕,我們的政府涼薄得只有會高消費的遊客,卻沒有基層的生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