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見此。
不少朋友問我,究竟上次(8月11日)餐館寓言裏的 xx 或 yy 代表甚麼?其實要寫一個故事跟時事完全對應十分不易,不一定甚麼都對得上,以下讓我嘗試解畫,以橙色標記。
古時,幾個香城人(香港全體市民 + 行政會議)合股開了一家餐館(赤鱲角機場) ,設計、裝修和餐單(1992年《新機場規劃總綱》)都達世界一流水平,舖面面積足夠安放20張(設計航班量最高每小時86班)12人大枱(設計平均客機載客314人),開店後聘了總經理(機場管理局及總裁)管理,股東們以為總經理有多年從商經驗,所以交由總經理主持,日常不多干涉。
誰知總經理不認識飲食業(航空業),見開業後人客沒有坐滿餐館,擅自改放16張(航班最高數字改為每小時68班)8人枱(鼓勵細機,2013年平均客機載客192人),為了吸引顧客光顧,調低了餸菜價錢和加入一些超級優惠如「壹蚊雞」和「六人套餐」(新航點優惠安排,註1),又為了增加收入,用4張枱的位置設立「劏房舖位」 (在機場劃出地方建二號客運大樓,甚實是大型商場)出租(租出舖位),賣珠寶、手袋等。
16個月後(1998至今16年),天天 16張枱都有客人(航班數目接近聲稱的最高每小時68班的極限),還在門口附近放了兩張小枱(北衛星客運廊,有登機橋,但是原來要搭巴士去一號客運大樓)給沒有枱的客人暫坐(讓在遠離一號客運大樓下機或登機的乘客覺得走過登機橋),假扮餐館增加了容量(表面計數多了10條登機橋,確保香港國際機場繼續貫徹服務承諾,讓超過九成的旅客經機橋登機或下機(註2),實際功能等於十條登機梯級),實際上令空間減少和更擠迫(北衛星客運廊和客運大樓之間飛機通道比原設計狹窄不少)。
這時總經理向股東們緊急報告,餐館已經飽和(機管局聲稱機場飽和),為了可持續發展和應付不斷增長的顧客數目,必須立即在隔隣購入一個舖位開一家分店 (立即要建第三條跑道),否則會失去同業之間的競爭力。
股東們(市民 + 行政會議)以為真有燃眉之急,於是開會討論增加投資開分店的提議,資歷比較短的股東開會前到餐館實地視察,見到全部枱都有客人,覺得總經理頗有道理(2012年3月曾蔭權時期行政會議批准研究三條跑道系統),但是有份參加開店的老股東(我和其他長期追踨機場演化的市民(註3))卻指出了一大堆問題:
1. 為甚麼每張枱不是原本設計的10人? (2013年平均客機人數遠少於314人)
2. 舖內為甚麼沒有原設劃的20張枱? (沒有實現原本最高每小時86班機)
3. 為甚麼不撤走門口的假枱? (北衛星客運廊實際功能是十條登機梯級)
4. 為甚麼有劏房舖位?為甚麼不撤掉? (二號客運大樓實際是大商場)
5. 為甚麼餸菜的價錢不提高到原定的價錢?(取消新航點優惠安排)
6. 為甚麼不取消「壹蚊雞」和「六人套餐」等蝕本菜色? (同上)
7. 為甚麼不嘗試在客人多的部分時段提高價格? (啟德機場收繁忙時期附加費)
最後股東們(香港市民 + 行政會議])作出結論:核心問題不是空間不足(不是機場飽和甚或跑道飽和),而是總經理(機管局)沒有按原定的計劃行事,擅作主張,沒有掌握好餐飲(航空)的主題,沒有用好空間,沒有以市場原則運作餐館 (機場),餐館爆滿是錯誤領導搞出來的「假飽和」,於是否決了增加投資去買舖位(投資填海建跑道),反而要求總經理(機管局)先把餐廳(機場)搞好(把機場的運作回歸正軌),一方面提高利潤,一方面恢復餐飲(機場服務)世界一流的聲譽,做好這些工作之前,總經理(機管局)不得再提開分店(填海建跑道)的事。
雙跑道的赤鱲角機場原本設計最高每小時86班飛機,機管局所謂跑道飲和卻以68班計算,大枱換了小枱。近幾年航班數目上升,源自近十年以折扣着陸費來吸引新航點,即是減價兼賣「壹蚊雞」和「六人套餐」,後果是多了不少三四線城鎮目的地,航班平均乘客數目下降,16張枱有人佔用而收入不多,跑道是「假飽和」。此外2013年乘客量只得設計容量的69%,貨運量更低於設計容量一半,遠遠談不上「飽和」,機管局的其他錯誤今天不能盡錄,稍後有機會再詳述。
所有香港人都是機場管理局的股東,你們會同意投資二千億或以上建第三條跑道去應付「假飽和」嗎?還是會要求機管局先恢復赤鱲角機場「世界第一」的榮譽,才談第三條跑道?
(註1)「新航點優惠安排」
(註2)2009年12月15日機管局自己說的!見新聞稿
(註3)我自1979年開始多年參與香港政府研究和興建赤鱲角機場的工作,「機場發展關注網絡」則對航空專業有深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