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黨慶場刊讓領展賣廣告,惹來不少批評。該黨司庫袁海文在Facebook撰寫一段文字回應。他指出,該黨處理捐款有個大原則:絕不會接受任何有條件的捐款,更不會因為捐款而改變立場。這個解釋,驟眼看有節有理,實際上是有說等於沒說的政治修辭。
建制派籌款,有人以超高價投得拍賣品,他們一樣可以說不受任何人影響,但稍有政治常識者,也知道箇中微妙之處。就當民主黨和建制派擁有的政治權力不一樣,所謂瓜田李下,就算沒明文協議,但到底有無延後利益糾葛,這重公眾疑慮始終無法抹得走。須知道,領展作的惡一直有增無減,民主黨自稱關注民生,有份聲討這隻嚴重損害公益的吸血鬼,雙方理應處於壁壘分明的敵對狀態。
誰知轉頭黨慶,居然找這個害人無數的對頭做贊助商,賺她的污糟錢。原來雙方都有偈傾的,還畀面賣廣告---一種盡在不言中的示好方式---關係似乎不錯。作為公民社會一員,當然有理由懷疑民主黨在公眾視線之外的重要關頭對領展格外開恩(例如小罵大幫忙,不支持或不採用更激進的抗爭手段)。正因為放水這回事,局外人很難證明,所以法治社會才要求有機會涉及利益衝突者避嫌,防患於未然。袁先生的講法,迴避這一重犯上政治忌諱的錯誤,根本無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怎能使人釋疑?
使人更憤憤不平者,是民主黨在領展(當年叫領匯)的問題上有原罪。當年民主黨挾民意(無錯,是民意)大力支持領匯上市,斷送無數人的生計和多年心血,清洗一代香港人的本土記憶和社區情感。後來苦主日增,民主黨也和民建聯一樣,搖身一變,變成領展的批評者,彷彿不需要為促成這間無良企業上市而負責。今次找領展做贊助商,更加說明民主黨對自己當年犯下的大錯欠缺深切反省。民主黨並未意識到公共資產私有化對普羅大眾造成多大傷害,猶如環團不覺得石油公司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找他們做金主也沒有問題一樣荒謬。領展肆虐,神憎鬼厭,民主黨一面批評,一面和人家拍膊頭,幫人家刊登廣告改善形象,這種做法,試問如何向多年來受領展所害的人交代?
民主黨理應就今次事件向公眾道歉,不要再砌辭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