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開始以來,有不少人談論「香港的核心價值」。到底何謂「香港的核心價值」?我認爲,根本沒有一個單元定義。為甚麽呢?因爲這個社會在過去幾十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上一代的人跟今天的年輕人在價值觀上有極大的差異。而與我同輩的許多中年人,大部份都擁抱上一輩的價值觀,但我是反叛一族,所以父母痛恨我沒有傳統美德和沒出息,同輩就把我命名為「憤青」。夾在中間的我,分析了上下兩代的思維,看到的是:
上一個世紀香港被英國統治的時期,不論是政府、教育系統或家長的教導,都不鼓勵我們獨立思考和脫離社會和傳統價值模式。盲目服從權威、師長,對人類和自己社會的歷史莫不關心,把賺錢以外的活動視爲「無出息」,一個有出息有用和幸福的生命,就只存在於一個很窄很單一的框架裏面,例如,讀好書、嫁個有錢人、買樓、買車、生孩子,供養父母,如此類推。這,可能就是大部份四十歲以上的人的「核心價值」吧?
九七囘歸後,香港變了樣,因爲大陸變了樣,而北京就開始把它一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搬到香港這個在社會管制和運作上已經比較成熟的地方,所以各方面都開始「倒退」。倒退的原因,可歸咎鄧小平的一句名言:「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很多人,尤其是大陸人,都把中國今天的經濟成就歸功於鄧的「先見」。但有沒有想到,這個「目的合理化手段」 的思維,完全荼毒了大陸自八九民運以來全中國的人心。而不少香港商人,在大陸過去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期間,都扮演了催化劑的角飾。他們是投機者,因大陸開放而發跡,而在香港就開始與中央統戰勢力勾結,所以才逐漸形成所謂的「建制派」和「維穩派」的基石,很多操控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都是這些親中的大財團、生意人。在雨傘運動開始到現在,聽到特首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和商人所講的話,都反映出他們與社會基層的脫離。
這,可以說是香港社會裏的一個深層的撕裂。但當權者卻指鹿為馬,指控學生和示威人士在搞撕裂!與此同時,一部份四十以上的人,尤其是既有利益者,會支持政府的説法,怪責爭取民主自由者搞亂社會次序。其實,社會次序,老早被這個「跛腳鴨政府」的政策搞到大亂,大家心裏有數,不用多講。為甚麽這些「上一輩」的人會不贊同佔領?除了一部份人知識水平較低,只看主流媒體如CCTVB, ATV或CCTV之外,有些知識水平較高的人,由於是既有利益者,所以不愛動蘯不安,加上他們受上一代的傳統思維影響,「以和為貴」,所以情願妥協,也不願改變,為的是保護自己的「舒適堡」。
而下一代呢? 我沒有孩子,不能說我非常了解今天香港社會的年輕人怎麽想。但是,看今天學生們爭取民主而發表的心聲,我明白到,他們的社會環境,跟上一代已截然不同。就物質層面講,他們能夠達到以上所講的「人生目標」的機會越來越渺茫,除非他們出身豪門,或者家人與高官有良好「關係」吧!加上今天從大陸移民來港的人,不是非富則貴或優才生,就是有「應份感覺」(entitlement mentality)的人,以爲不用付出代價就可以獲得社會的施捨。記得我小時候,雖然全家都是大陸移民,也跟其他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同樣的機會,只要肯努力,都有上游機會(upward mobility)。 今天的環境不一樣了,跟我小時的簡直差天拱地!難怪土生土長、基層家庭的孩子,對未來感如此絕望!
但與此同時,新一代開始警醒,發覺上一代的價值觀大都建基於事物的金錢價值,而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有意義的東西可以去追求的。佔領期間,有些市民抱怨,佔領區的經濟很蕭條,氣氛比沙士期間還要差,大家都沒有欲望去逛街買東西。我心想,那就不要買那麽多吧,這個世界,除了shopping,經濟增長,還有很多值得專注、值得花時間和心機的事。在社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第一個就想到shopping?令我想起美國前總統布殊在九一一事件後提出的「shopping救國」的政策。大家買多點東西吧!把經濟刺激起來,社會問題就會自然解決了!但大部分美國人真的那麽傻,就乖乖地照做,直到後來民生和政治出現極多的問題,因爲大家把精力都放在搞好經濟上了,同時「谷」肥了華爾街的投資者和超巨型企業,到今天甚至到了「高於法律」(above the law)的境界,做出危害大衆的事情也不需負責,而在美國本土--以致世界各地--出現社會極度窮富懸殊的現象,釀成佔領華爾街運動。而今,雖然香港的佔領運動跟這個運動沒有直接關聯,但我們那99%人所對抗的,又何不是那些富有的Top 1%?
雖然香港沒有統一的「核心價值」,而以上所提的物質層面的「核心價值」又不再被所有人認同,那麽,是什麽「核心價值」把一大批老、中、青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凝聚在一起,支持雨傘運動呢?如果以中國人的傳統精神--「禮義廉恥」來做比喻,那也不錯。其實這也並非中國傳統的專利,只要是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自然地珍惜這種價值。
很明顯,支持運動的人士,清晰地看到甚麽為之人性的腐敗、貪污;又看到,不分是非黑白、不分廉恥的行爲,對社會帶來的荼毒又是多大多深!不管這次運動能否達到參與者的目標--真普選,有一樣是肯定達到了,就是把香港人喚醒!雖然,以數字來算,大多數市民,還是沉默的,或是冷感的,但歷史上,要改變任何成規的舊事物,都必然是從小數的聲音開始。我這一把小聲音,可能微不足到,但對於未醒的人,希望這一點個人的分享能給你一點啓發。到底,這不單只是一場政治的革命,而是一場認知上(consciousness)的革命。 而認知的提升,到底是需要時間的。
香港離開成爲一個「多元化和有成熟認知的社會」,還有很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