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櫝還珠,出自《韓非子》,說一名楚國商人,做了一個漂亮的盒子,裝載要賣的珍珠。不識貨的鄭國人,花了重金買下了盒子,卻把珍珠還給楚國人。後來,這成語比喻不識貨的人。商界社會,重點是人,而非公司。收購一間公司,短期也許能繼承了公司原來的生意,但是不維繫制度穩定,不爭取員工支持,長期生意必然會走下坡。這問題在專業領域尤其突出:買下律師樓或基金管理公司,客戶相信的,是合夥人的專業能力,而不一定是公司品牌。如何保證合夥人不會另起爐灶,是收購戰中的學問。
收購一家公司如是,統戰一個社會更加如是。單論媒體,買下了所有的媒體又如何?一個契機,一堆新媒體又冒出來。難道真的動用資源,連《墳場新聞》也買下來嗎?何況收購一位律師及基金經理容易,要面對幾千幾萬的網民,卻無從入手。買下了所有視線以內的媒體,就幻想全面和諧,乃是最大規模的買櫝還珠。
自從筆者開始撰文,屬於黃營商界的朋友,不約而同的問題都是:沒有黃營的經濟體系,如何能令雨傘運動持續下去?一腔熱血,短時間爆發力無窮;但如果雨傘運動,拖上數年,雨傘世代又有多少經濟基礎,長期作戰?筆者,及筆者現實中的黃營朋友,一開始設想的黃營經濟體,是師法台灣綠營:在各行業都有公司老闆是綠營。如果有中資四大銀行,就要有雨傘銀行;如果有中資律師樓,就要有雨傘律師樓。但是這個想法,陷入了實力平衡,必須資源對稱的陷阱。但筆者早就說,雨傘世代不必資源對稱,但求實力平衡。(詳見拙作《雨傘世代的反蛇齋餅糭:科技是我們的武器》)。雨傘世代,必需以人運用科技,才能改變平衡。
今期《經濟學人》的頭版文章,提出了互聯網下一波的發展,將顛覆公司制度。美國人現在能以手機找到司機(Uber)、家務幫工(Handy)、上門家常菜(SpoonRocket)、甚至是醫生(Medicast)、律師(Axiom)或顧問(Eden McCallum)。就算是傳統公司裏,重覆度大的工作,已被外判。Mechanical Turk,由Amazon擁有,就將傳統公司的工作,化成一個個小任務,讓街外人代工。各位網民,不妨多上這網站,完成這些小任務,賺取外快。
這種發展,使自由業(freelancing)的定義變得很廣。很多本來要坐在公司裏的白領工作,都變成自由業。換句話說,這一波的互聯網發展,或將解放一大群的白領從業員。《經濟學人》的文章裏,當中有二段解說了這種解放:
將好工作定義為某些公司的員工,乃是從1880年至1980年左右的時代產物。工業革命創造了大企業,將一整隊員工放到同一屋簷下工作。在工業革命初期,這對技工是壞事,因為他們不再可能單獨跟工廠競爭;但同時對無技術工人是好事,因為他們能在工頭指揮下賺得生活費。
公司的存在價值在於,以公司架構、內部資源所生產的成果,比直接從外採購便宜;經濟活動裏,因統合不同範疇而產生了高交易成本,公司乃應對這種成本以衍生的產物。當大部份人,單以手裏的電腦,就能跟社會保持聯絡、知道各人的位置、瞭解自己社交網絡的時候,找人工作的交易成本已大幅降低。
說到底,互聯網下一波,將會創造了一個有規模的體外經濟:好一群人,能賺到自己要的物質生活,卻又獨立於公司體制之外。在歐美,體外經濟帶來的問題是公司體制分擔了部份的政府職能:退休金及醫療保險;歐美政府將要討論如何改革政府體制,為體外經濟的從業員提供服務。在香港的現實情況,卻有可能是雨傘世代的活路。兩個月來,筆者寫了很多關於網媒、寫文章、做Vlog的文章,因為這些是體外經濟體中,最明顯的第一步。但是《經濟學人》的文章,卻將自由業的界限推得更廣闊。
買櫝還珠的統戰手段,只統戰了公司,卻沒有統戰到雨傘世代。雨傘世代,如能形成一個體外經濟,則能爭取到經濟自由。有了經濟自由,就可以選擇。這種體外經濟,仍然會跟藍營的經濟體系不對稱,但是只要爭得這個自由,雨傘世代就能真正發揮我們人及科技的優勢,希望就能達到某種勢力平衡。
沒有了叮噹,我們一眾大雄,都要學習獨立生活。獨立生活,就由尋找經濟自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