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先生在信報專欄 提出疑問,懷疑近來北水大舉南瀉是否有政治賄賂的維穩成份 ? 其實就算這種進擊的資金是純市場的反應 (短時間涉及如此龐大的資金,可能嗎 ?),作為手上有個頭號政治任務要完成的689政府,也可以利用這些機會去對阻撓政改的泛民施壓,不難想像,如果在下星期(時間真巧)推出的政改方案最終敗在泛民之手,北水一收就能引發小型股災,政府就可以發動一切輿論的機器,將小型股災形容為市場因為政改不獲通過而對政治前境感到悲觀的結果,正如林先生所說,民怨都會因此傾注在「真民主人士」身上,那時要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上送走民主派就更省力。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這個皆大歡喜的大禮之外,政府同時附送「一週一行」的小禮,這個似是回應巿民訴求的動作除了有「大放水,小讓步」的緩和作用,也間接扶了勇武派一把,讓以為攪攪陣踢踢喼就可以令政府改變政策的勇武派更有持無恐,但深想一層,兩個多月大規模的佔領運動所發生過的武力場面其實更激烈,對此都無動於衷的政府為了什麼會因為幾個青年人走出來踢踢喼而改變 ? 無論如何,如果武力抗爭在爭取真普選的陣形中變得更有市場,越勇越武的場面就會被政府的公關機器以一條「爭取真普選=佔領=本土=勇武=暴力=港獨,所以爭取真普選=暴力攪港獨」的方程式越放越大,除了可以配合政府吹噓港獨以打擊言論自由,同時加深民間對暴力與港獨的厭惡及抗拒,配以放大泛民在議會中拉布的不文明(還記得政府如何批評在成立創科局議案中拉布的議員嗎?),這甚至可以拉攏原本對政治零關注,只追求安穩,最討厭攪攪陣的民意(其實已經發生了),最終目標,當然又是拉民主派下馬。
無論你是否喜歡泛民,畢竟他們是現存體制內唯一可以抗衡政府的力量,可惜原本就七零八落的泛民,不單在意識形態上有重大分歧,雨傘運動後被年青人,甚至是舊選民離棄的壓力亦越來越大,反觀689政府在最高領導的指示下目標清晰,配合戰友們(官員,建制議員,警察,友好傳媒,愛國勢力與社團等等)無間的合作, 以權弄法平定了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政治風暴後, 繼續上下一心地動用公關,經濟的手段去轉移視線,又口徑一致地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佔領與港獨,以此進一步在公共空間中邊緣化泛民的勢力,在後雨傘時代的政治勢力尚未成熟之下,議會最大可能就會被更多樹根,美芬,元揪之類的建制議員(思嫣不是說要參選嗎?)攻下,到時特首普選是真是假都意義不大了。
其實就算背後沒有什麼策略性的鋪排,在下星期就公布政改方案這敏感時刻下, 實在很難叫人相信同時來的這兩份大禮是個别事件,而689政府想要拉泛民下馬早已是「爆響口」的事實(參考明報今天的專欄),泛民在如此「捱打」的困局下是否需策略地放低一些意識形態下的分歧,考慮與其他未必完全相容但目標一致的力量合縱連橫的可能以保這條在體制內最後的防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