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說,在競選政綱中以「釋放政治犯、追究六四屠城、結束一黨專政」和選民打招呼,他解釋並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要把握任何公開場合,向著哪怕是跟紅頂白的傳媒,在競選期間、選舉論壇、立法會內、選舉的新聞中心等,大大聲聲逐字逐句說出除法輪功外所有傳媒今天的忌諱。因為直播,因為選舉條例,媒體想cut都無從下手,是為「為中國民主事業薄盡言責,添磚加瓦」。
以冤獄作包裝的新片《儘管如此我沒做過》(youtube上的trailer),便以幾乎兩半小時篇幅,與觀眾上了一課刑事檢控程序(criminal procedure)的課,還要是以一種critical jurisprudence的觀點出發。
故事是簡無可簡:演男主角的加瀨亮上電車,很擠,誤會,下車,拘捕,錄口供,排期上庭,審訊,判刑,講完。而男主角的設定,是廿六歲的freeter(即散工),而沒有固定工作、固定居所、家藏小量咸片咸書等全部變為對檢控有利的因素。而這單「非禮案」的發生,正正是當這位freeter早上氣急敗壞趕電車往見工之際,不是嘲諷的極致還可以是甚麼。沒有甚麼鑽入甚麼友情愛情親情的旁支線,全片就是陪觀眾大致上由頭到尾把檢控程序走一遍,劇本的張力並非源於甚麼驚世啜核的好橋,而是來自司法系統的邏輯本身。刑法如「無罪假設」、「疑點利益歸被告」等原則,在司法系統的演繹裡,會是甚麼面貌?
據說導演周防正行,花了三年時間做資料搜集,才拍得成這電影。這也似乎解釋了為甚麼在整個檢控程序的不同環節,都會出現如電視肥皂劇般大班人圍坐的場面,內容卻像是教育電視般長篇大論地,批判地解釋各種的法律觀念。例如打刑事案的律師和打民事訴訟的律師的分別,在於後者往往成了企業的利益代言人,例如演大律師的役所廣司第一次見男主角便說,警察專門在錄口供時切疑犯生豬肉,「從認罪的角度」創作口供,並告誡男主角不同意就不要簽,並要求警察修改。又以兩個法庭旁聽路人甲乙指出,警察和檢控官打輸官司會顏面掃地,而法官作為建制一部份,在判決時便會特別有壓力。又例如男主角的freeter友人。平日只流連遊戲機中心的他,經歷了一場官司的啟蒙,亦能在男主角剛保釋出來的晚飯飯局中,指出保釋制度種種謊誕之處和隱性歧視。
沒錯片中這些「授課」部份是突兀的,但看導演冒著把觀眾拘留在座位兩半小時聽書的險,亦要循循善誘的把這些觀點和分析逐一宣讀,當是電影看便是略嫌過火及一廂情願,但從導演的politics看,卻是越看,越是感動得幾乎想問天喝彩。
片中彷彿一個很重要的希望來源,是案子由一件被稱為患了「無罪病」的法官主審。他在日本這個百分之99.9疑犯被定罪的社會,旱地拔葱地認為法官的職責是不要冤枉清白的人。審訊後半部他一個保守而偏見的法官取代,而這也篤定了男主角的命運。在這皮相上「好法官」vs「壞法官」的對立中,導演令人最激動之處,是沒有沼了在這個對立中,沒有特別向「好法官」拋媚眼,更沒有對「壞法官」作怨婦式的控訴。男主角在被定罪後,導演以一段內心讀白,把男主角上升到一個幾近於康德的終極道德主體的位置——為自己立法。男主角說,法庭可以判人有罪無罪,但不能判一個人是否清白。如果這個懶哲學說法引喻失當,又或若法庭判最終判男主角無罪的話,導演會會否安排這個聲明出場我不知道,至少導演對於司法制度的本質看得水晶透澈,這個原則性的批判觀點,無論如何錯不了。
從來只有如齊澤克等「理論界貓王」,才有資格對著攝影機直接說兩個小時的課,觀眾層面還要只有如我等小粉絲,在電影節之類的場合小規模放映。周防正行以商業電影、冤獄片的來包裝這個批判檢控程序程,是豪賭一場了,但賭到來香港都有得看,上畫時間比同期的《十分鐘情》《親愛的》還要長,算贏到開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