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銘
上文提及真普選聯盟內各黨派意見分歧,導致爭取普選的工作有害無益,這是後話,關鍵在於這個所謂的分歧是緣何而生,往後之路又何去何從?
回想香港本土民主化的過程,固然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是其一重點,但過往二十多年的沿革亦萬萬不能忽略。香港的泛民主派由爭取「八八直選」開始凝聚力量,至「新九組」成立之時開始晉身議會,為民發聲,至九五年立法會直選達致頂峰,分區直選取得過半數得票率。如果對比現今泛民主派尤其是民主黨那種「過街老鼠」的狀況,實在大相逕庭。
當年民主派中人,不少乃專業人士,律師等俯拾皆是,同時亦代表著中產的保守且相對進步的思維於香港逐漸抬頭。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加速民主化的過程同時促進這種思維的展現,只要打著民主的旗號,配合立法會直選的機會,自然地便能晉身議會。但如果認真的考究他們的思維與理念,仍然脫離不了保守與守舊的立場。是故,2010年密室談判的出現,實在不足為奇。
我們不難發現,議會內的代議士,過往二十多年真正變化的實在不多,同時亦代表著他們的理念根本沒有進步。何俊仁還是何俊仁,劉慧卿還是劉慧卿,單仲楷還是單仲楷。政治一天還是嫌長,偏偏這些所謂民主勇士仍然存在,實在是一大諷刺。事實上,是他們的政績確實出色,還是僅僅消費著民主的「食老本」所為?
二千年代民主黨內兩次少壯派出走,早已間接表達了公眾的心聲,亦顯示著二十年如一的思維確實追不上時代的步伐。香港的政治生態環境以致社會民生狀況早已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公眾所滿足的,不僅僅是最低限度的爭取,反而是切實的行動。偏偏民主黨內卻容不下這種思維,心態上仍然是不思進取,一切需要以穩定、和理非非為大前提。
筆者反問一句,公投屬於哪一類的暴力?相反,民主黨的存在就是議會內的暴力,每一次的政制改革就是強姦民意的機會,一零年如是,今天如是。如果民主的原則可以退讓,還有什麼不可退?
本人無意以文革式的批鬥來抨擊民主黨,反而是愛之深責之切。每一次的選舉,無數人含淚投下民主黨一票,目的不過是為了泛民主派的苟延殘喘;再說,議會內的泛民主派,偏偏只有民主黨有這種世襲的制度,試問民主黨對得起港人嗎?對得起選民嗎?
民主從來並非飯來張口,法國大革命如是,美國立國如是。如果僅僅需要穩定保守,大可到北方的人民大會堂內當一當政協,提一提民主兩字或可能已經成為人民英雄。在香港,我們需求的是行動、站出來,而非擺擺姿態的紙板人兒。既然爭取普選的進行仍然處於水深火熱,我們還應該遞遞請願信,喊一些罐頭式的口號嗎?
延伸閱讀:
張子銘:民主黨在立什麼心腸?
http://goo.gl/n5xvsq
王慧麟:老虎.燒鬚.賊佬.沙煲
http://goo.gl/BVio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