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醫療系統和人口問題的連貫性

醫療系統和人口問題的連貫性

這幾個月,很多醫療系統的問題都出現,主要就是醫護人員的人手問題,也涉及到人口增加的問題。看到很多文章像是為香港政府的「新移民」的見解作評論,當然是有正有負,但也難分正和負,因為大家的道理都放上檯面,視乎你同意和接受程度。我較為有興趣就是提到人口增加,有否影響醫療制度。隨著人口增加,每日150名的單程證,難道真的沒有做成影響?

另一方面,近日的醫護人員表不滿,也和新移民無關,有醫生和護理人員代表指,今天醫療系統爆煲,是和人口增加有直接關係。更有醫護人員舉出例子,並指今天進入醫院的人是操普通話的多,因而出現這樣的爭議。如我前述,這些都沒有正和負的答案,因為這些操普通話的人士都是香港人,他們是有資格享用香港的醫療設施。

另一個較近的問題,就是醫生人手的問題,醫委會最近否決了輸入醫生的相關方案,引來很多人,尤其立法會議員,更指是醫生組織為了私利,不理會民間疾苦,更有議員提議將醫生的審批資格交回政府,由政府制定輪入醫生的條件和做法。本意是好的,但看到今天這個又爛,又不可信的政府,更聯想到,九官奴才的親共態度,相信會找來一批會講普通話的醫生招呼,同聲同氣。

好多時,去到外國,曾經和認識的醫生或者年輕的醫科生傾過,他們似乎並不如香港人的想法熱衷來香港做醫生。但中國醫生就認為,香港是一個對於醫術有明顯的發展,更是薪高,他們是希望到香港行醫,相信是看到醫生是這麼好賺的原因。和美加和澳洲的醫生朋友傾過,他們並不熱衷,主要就是政治和那種工作量的問題,就算連台灣的醫生也有這種想法,主要就是來自使命感,可能和國民教育有關。

記得我在職的時候,監房是有很多「英聯邦」國家的醫生,例如,緬甸,印尼,大馬,星加坡等,這些醫生都是經過考試及格,主要就是英國殖民地的問題,除了監房之外,我所知,政府醫療架構都有這樣的醫生,主要是來自英聯邦國家。今天也有人提到,不過,大家看看這些九官和親共議員的嘴臉就有答案,更有人認為,國家有大量醫術高明,更出於名校的醫生,加上香港是中國一部份,為何不取近而取遠呢?相信近來所聽到的意見都差不多如此。

從外國經驗,大家就覺得香港有很多問題是外國不會有,就是人口無限量的增加,對於醫療是免費的,是政府只有出無入的政府機構,當然就會出現醫生荒。記得老董當年更認為,香港不需要訓練這麼多醫生而停開或者削減醫科生的數量。我每年每月都會到就近的威院多次,每次看到人山人海,更試過在急症室等超過十個鐘,看到醫護人員那種忙不過去,我就想到,究竟點解會這樣呢?

當大家要解決醫療系統的人手和設施問題,有無人想到,一年來港的幾萬或者十萬人的問題,也無必要作出爭論,因為大家都無資格去提議,因為這是國策,你若不服氣,請便。因此,我有很多醫療上的問題都到外國尋求,就算我有免費醫療,因為條命「經貴」,都會幫襯私家醫生,尤其是牙醫。

香港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有錢地方,但當你想到,睇醫生等三年,到診等三個鐘,再和醫生只傾三分鐘,你就想到,這是一個怎樣的香港。對於輸入大陸醫生,我個人不會有意見,因為這個也相信是未來政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