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選委攻略:參照美國選舉人制,按公投結果捆綁投票

選委攻略:參照美國選舉人制,按公投結果捆綁投票

To造or not to造,that is not the question。

選委會選舉結束經已月餘,民主派陣營仍未向公眾交代下一步行動,除了爆出一個長毛參選的主意之外,依然停留在造王與否的討論當中。卻不知聚焦此點,本身已是一個錯誤。真正的問題,是how to come up with an answer。

筆者上月寫過一篇題為《三百選委,全民公投》的文章,建議舉辦民間公投,並要求民主派選委按結果捆綁投票(包括白票)。情況就如美國將選舉人制民主化的過程般,將原本屬於間接選舉的制度,在無須改動選舉條例的前提下,變成一個全民選舉。公投方案能令全港市民直接參與選舉,宣揚普選理念,好處自是不在話下。本文希望探討的,是這個決策過程為何比任何選擇都更為優勝。

近年民主運動出現碎片化的趨勢,歸根究底,就是因為市民接連遭受挫敗,開始質疑泛民一直以來的決定。在現今政治生態下,民主派支持者最討厭的便是被代表。選委能夠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以為勝選等於選民完全信任他們的判斷。因此,相對於決定本身,如何去justify這個決定就更加重要。

無奈地,由於民主運動長期處於弱勢,支持者反而變得更加苛刻。民主派做任何決定,都必定會被人質疑。自雨傘運動以來,我們已接近一個藥石亂投的狀態,「支持者」只會著眼於有咩唔得,卻鮮有人能提出有效的方案。特別在特首選舉這場輸少當贏的遊戲中,不論最後投票給誰,不論最終結果若何,都必定會出現一大堆諸葛亮。提名長毛,就有人會問「點解唔提名黃毓民入去掟杯?」;投白票而林鄭當選,就會問「點解當初唔試下造王?」;真的成功造王,令曾俊華當選,幾年後他民望下滑,一樣會有人問「點解當初唔投白票?」

沒有一個決定能滿足所有人,但那些不被滿足的聲音卻會一直發酵,成為民主派再度分裂的導火線。請別忘了,民主派各個派系互相攻訐,還只是四個多月前的事。近幾個月看似團結,全因DQ風波以及選委會報捷兩件大事。讓那些政圈中人回復舊貌,也還罷了,就怕同時犧牲了這次選委會選戰中二百多個政治素人,令這一切努力全部白費,2022年又再推倒重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保住這300席。

將這300票交給公投決定,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要讓支持者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就算結果不如你意,起碼大家有一個公平的機會去為造王論/白票論拉票。即使選舉過後大家開始後悔,也不能將選委當作代罪羔羊或發洩對象。自己揀錯,自己承擔,在選委這個一次性的角色上,亦不存在甚麼含淚投票。從此,選委變成普選理念的象徵──個別人士可以被抹黑、被擊倒,但精神卻是長存不滅。要準備和中共在特首選舉中持久作戰,就必先保住這種精神,佔住這300席不敗之地,再圖擴闊版圖。

以「無為」、「卸責」為目標,似乎過於消極,但正如前段所言,特首選舉實為一場贏不了的遊戲,將損失減至最低,才是真正積極的態度。相反,自以為掌握民情,「主動有為」地為市民作決定,即使當真乎合大多數人的意願,亦一樣會招來黑箱作業、秘密交易的指控。只有按一個清晰界定、公開透明的機制去投票,方為最穩妥的做法。

公投須要時間籌備,社會亦要醞釀討論。在特首選舉距今只有兩個多月的時候,民主派必須開始行動。以「局勢未定」、「先睇政綱」等藉口拖延時間,給人的感覺就和民建聯一樣鬼祟、閃縮。繼續議而不決,只會陷入被動,令自己更處劣勢,失卻了這個五年一遇的良機。

註:在《三百選委,全民公投》一文中,筆者認為民主派不應提名任何人參選,亦不應籌辦公民提名,以免令公投失焦。唯近日形勢有變,須考慮更多因素,因此在提名問題上尚有商榷空間,有機會再另行討論。

讚好作者Facebook專頁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