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轉移視線,粉飾太平 — 明日大嶼盡現政府的卑劣管治態度

轉移視線,粉飾太平 — 明日大嶼盡現政府的卑劣管治態度

施政報告出爐,最大的爭議非「明日大嶼願景」東大嶼都會計劃莫屬。想不到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九月尾才完結,土供組還正在分析結果之際,政府已經等不及問卷結果,率先宣布落實東大嶼計劃。政府明知計劃弊處(造價貴、破壞環境)仍堅持一意孤行落實計劃的反智令不少人覺得憤怒;但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政府拋出受影響者較少又有實質成效的方案,就可以轉移戰線避開各種不公義和勾結的爭議,這種卑劣的管治態度。

施政報告內對於「明日大嶼願景」的介紹是這樣寫的:「(明日大嶼願景)計劃能協助解決香港目前土地短缺的問題,改善市民的生活素質,以及提升香港整體社會的經濟動力。計劃亦會致力保護大嶼山珍貴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達致可持續發展。」如果這段文字給一個平時不甚留意時事,只略聽聞香港面對土地問題,又對環保和港中政治不甚感興趣的市民看,他很可能會支持計劃。因為客觀來說,明日大嶼的確看似是一個很「make sense」的方案。反正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填海造地(尤其對中年人來說,交椅洲填海不是全新概念;概念早在九十年代已經提出,是港英玫瑰園計劃的一部份,只是後來沒有實現),而計劃又可以一次過解決所有長遠土地問題。唯一的壞處是要破壞環境,可是如果人根本不在意,而又覺得萬億投資是值得的話,這個「明日大嶼」就突然變得無懈可擊了。

東大嶼都會填海1700公頃,遠超過《香港2030+》指香港欠缺的1200公頃。只要政府把東大嶼包裝成為解決土地問題的終極方案,便可以大條道理地說土地問題已解決,市民毋須要再就發展丁地、郊野公園、高爾夫球場等等的其他方案爭論。由學術界組成的民間土地資源小組和本土研究社多次指出香港不是沒有地,而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正當民間團體以理性主義(Rationalism)綜觀分析土地資源問題時,政府卻採用漸進主義(Incrementalism)的思考模式,大幅度、無中生有地製造土地供應,想市民把集中力聚焦在多了出來的「邊際供應(Marginal supply)」上,哄市民「袋住先」。可是難道這樣就可解決丁權過大的問題嗎?難道這樣私人會所霸地的不公義就冇存在嗎?並沒有。說到底,政府只是在轉移視線,掩耳盜鈴地用一個爭議較少、更有效率的方案「塞住市民把口」,以粉飾太平,逃避社會間種種的不公義,任由官商繼續勾結,任由資本勢力繼續壯大。

更卑劣的是,政府其實一早已對東大嶼都會有定案,只是虛偽地自編自導自演一場大龍鳳假裝聽取公眾意見。在施政報告中,明明上一段(第三章61段)才提到要等待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詳細分析,下一段(62段)已經宣佈「明日大嶼願景」。再加上「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月前公佈倡議「強化東大嶼」,政府背後的計算已經呼之欲出:東大嶼都會計劃早在2015年公佈《香港2030+長遠發展策略》時已有定案,所謂的公眾參與,什麼什麼「土地大辯論」,一切都只是安撫大眾的虛偽公關技倆。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去年舉辦公眾論壇,分享學生在大灣區考察的所見所聞,並申述香港未來的包括東大嶼在內的土地可以如何把握機會,配合大灣區發展。大學安排學生做此研究和論壇的動機不在此評論,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興建人工島以促進中港融合的構思,其實一早已經植入政府規劃師的腦內。

為了爭取市民支持,又為了不得罪土地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政府並沒有正視土地資源分配的不公義,卻不擇手段地推行「明日大嶼」,務求把爭議及阻力減到最少,盡快做出政績並收割成果。因為對官員而言,看得到實質成效,箍住支持者,往往遠比程序公義重要。如果政府繼續採取這樣卑劣的施政態度,不單無法妥善地完全解決社會問題,更助長不公義的毒瘤,製造社會撕裂的缺口。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