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買餸之外,街市之好

買餸之外,街市之好

街市買餸是筆者小時候的成長課,廿多年前,媽媽說︰「拿10元去街市買二磚豆腐」,只有七歲的我,走出公屋的單位。走入商場。尋找街市,迷失在繁多的檔口中,好心檔主幫忙引路,在豆品店買下二磚豆腐,回到家時己成四磚,這是我的成人禮。

同樣遊戲,「綠腳丫親子讀書會」今天依然帶着小朋友,遊走大埔街市,給他們清單「二両綠豆、三隻本地蛋、一包米粉‧‧‧」學習買餸,跟商販交流,了解街市之好,社區的有趣。

街市關乎買餸與民生,也是我們的學堂和社區。

為何買餸難呢?

談街市的意義前,只先說買餸難。

買餸難,隨着樓價下跌,取代買樓難,成為熱話。領展,直迫地產商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外判、加「倍」租、壟斷,本來標榜市場主導的領展,變成獨佔公屋的市場。

長發街市罷市,抗爭領展外判管理權給承包商,點燃新一輪的抗爭。這輪抗爭,「領滙」變成領展,還多了承包商(如︰建華、好眼光等)。2005年,房委將公屋和商場賣給領滙,現在的外判潮,可說外判中的外判。

領展企下的85間街市中,有50間是直接管理,先後關閉華貴、天耀和天馬苑街市,而翻新5個街市。其餘為六個承包商經營,當中有四個身兼檔販開舖店舖。其中隆亨街市在翻新後,被加租四倍。

街市是規劃小販的產物

香港現時有200個傳統街市,有90多個屬於領滙,佔約五成,而食環街市則有76個,房屋委員會豁下有20個的街市,餘下3%為發展商持有。相比下,超市更具規模達500間,而超市在內持牌新鮮糧食店的數目更有2700個。

香港早期要買餸,要數160年歷史的嘉咸街露天市集,販賣蔬果、魚肉等濕貨,而鄉郊地方亦有聯和墟、石湖墟大型墟市,買賣農作物和工具等生活必需品。市集和墟市,伴隨小販出現,而早期小販的牌照費是政府重要收入,政府亦承認小販對經濟的重要,解決失業問題。

1957年建成的油麻地街市,為首個公眾街市。踏入1970和80年代,城市管理的概念日盛。小販變成城市的問題,政府在八十至九十年初,開始大量興建公眾街市,吸引小販在街市謀生,減少小販數目。當時設計的街市特色是攤檔空間較大,如︰駱克道街市,肉檔可達12.6 平方米,租金低廉,跟房委會的街市一樣,遇上經濟低潮也會減租。計劃成功,令小販人數驟減,80 年代末約有 20 000名,跌至2013年只有6 000多 名持牌小販。

文件所示,隨着九十年代末,小販問題被消失,政府對街市的興趣也大減。

除了公眾街市,香港步入屋苑化,出現公屋和商場。房委會管理公屋的商場採用平衡的發展,街市中,豆品店、雞鴨舖、雜貨店,通通都按比例配置。2005年,領展上市後,房委會依然有20個街市,包括︰南山邨、麗瑤邨和水泉澳邨等屋邨。

理念決定一切

街市遊走在食物環境衞生署、房委會和領展,公營和私營之間,如何決定街市的定位。2015年,食環街街市的平均租金是32元/呎,房委會則是56元/呎,而領展在2013年已是73元/呎。(無線新聞,20-4-2016)

食環的街市維持低廉的租金和高達九成的出租率(2014年),但在2008年的審計報告被指管理不善。市民依然支持公眾街市的經營,2009年的調查中,有九成的市民對公眾街市的整體環境表示「一般」或「滿意」,而96%市民會繼續光顧現時的街市。食環署對街市的定位是「巿民大眾購買新鮮糧食的主要途徑之一」及為基層市民提供就業機會 。為此不惜虧本,補貼民生,2014/15年食環署營運街市,虧蝕3.278億元。

房委會在會方的網址,指出管理街市和商舖的目的是「切合區內居民需要」及「照顧公屋住戶和鄰近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會方以區內居民為前題,連同商場上年度賺取10億的盈餘,完全補貼公屋的3000千萬開支。舊式屋邨,如︰南山邨的管理問題爭議較少,而新建的12個公屋將外判承包商,引起非議。

領展的年報指出對街市的定位︰「商場及鮮活街市經翻新後,能夠吸引其他地區的人流及顧客,令該區的小商戶能夠持續蓬勃發展。」,明顯街市的顧客群跟食環和房委會不同,非區內人或基層。關閉街市是符合領展的理念,再者,年報指出該公司對翻新工程感到自豪,未必是來自居民支持,而是棋下的天瑞街市贏得「世界批發市場聯盟年度市場大賽2014 – 世界批發市場聯盟金獎」。

價值觀的異同決定管理方針,亦定注定居民的命運。

新加坡去街市等於過節

2015年,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在新加坡的研究,用問卷訪問100人,發現新加坡人熱愛街市,不是因為經濟原因。大家重視買賣關係背後,街市提供非正式交流,讓不同階層、族群、年代的人互相了解,而提供「新加坡」的感覺。

研究形容「街市經驗」,是少數星洲沒有政府管理的地方,對現代消費城市的反思。受訪者表示只會去街市漫遊,而不會在超市散步,因為很少人空手走出超市,而街市則可自由進出。

街市不同超市,是靠面對面談生意,需要建立信任,交換食譜,菜式,不是超市的自助和冷漠。星洲人描述在街市猶如過節,人與人好親密。可見不同族群的人,說各種方言,這才是新加坡的多元身份。

這是否似曾相識呢?

街市的味道

街市就社區感覺。

香車道街市,不難看見上海小食店,賣着年糕、金華月腿和寧波湯丸。老闆娘娓娓道來,昔日上海人逃走內戰,來到荃灣設紗厰落地生根。

南山邨的街市,活雞檔養着鸚鵡在跳舞,旁人注足拍照。街坊睡在長椅乘涼,樓上的乾貨區,可找到7元一球的雪糕店,超過廿種的味道供選擇,老闆分享在南山邨拍照的心得;老式的藥材店,店主跟太太在店裏吃中午飯,溫馨萬分。

灣仔的鵝頸橋街市買到印度人的莎麗,馬來西亞的清真咖哩羊肉,印尼華僑姐姐在士多,大談印尼的涼茶,叫「犀牛角水」。

每個街市,也有故事。


街市是生活的權利

政府將街市簡化為「買餸」,試圖用超市去取代。

公眾要求興建公眾街市時,政府在2015年出版的《改善公眾街市營運環境研究》報告,解釋,新鮮糧食店(包括超級市場)比公眾街市提供更多選舉,而且街市不便宜,在2010年街市物價調查報中,52個的街市中,有20個公眾街市的物格較平均高。

規劃署2009年,取消每一萬人設有約約40至45個檔位的標準,因為成本高昂,改為考慮新鮮糧食零售店的數目和社區需要等多項因素,2008年至今未建任何公眾街市。

面對領展再外判,政府無能為力;興建公眾街市,礙於成本所限,政府的角色何在呢?「買餸」,最基本的民生需要也辦不到,如何令人信服呢?

重奪社區生活

與其對抗領展,倒不與反對反判,尋找政府價值,一切需要有新的想像。

民間體團土地正義聯盟近日在逸東邨社區呼籲,希望聯合居民和被迫遷的街市商戶,將空置多年的停車場和廣場變身市集。讓商戶重回社區服務居民,將昔日小販和街市的故事重新演繹,賦予進步的想像。

正如新加坡所言,街市是身份。市民需要不單是買餸,也是跟街坊談天,交流做飯、互相寒暄的社區生活。

原文刊於2016年5月的《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