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大多都很會計算,上至CEO,下至師奶,無不精打細算,在業務上或生活上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對於香港人來說,完全違背此道的「浪費」實在堪為萬惡之首、眾罪之源。對於應被視作香港人共同財產的「公帑」,香港人更是珍而重之,彷彿都希望作為香港庫房的把關者,守護着這恍似也屬於自己的大筆財產。是故,「浪費公帑」這行為對香港人來說,可說是十惡不赦、人人得而誅之的死罪。
了解到香港人這種心態,政客們在攻擊政敵時,常祭出「浪費公帑」這把「尚方寶劍」,指責對方的做法浪費納稅人的金錢,往往都能使對方百辭莫辯,更能大大損害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最近立法會的「拉布」風波中,立法會需加開會議浪費公帑,也成為建制派攻擊拉布議員的主要理據。毫無疑問,立法會加開會議需要開燈開冷氣、職員加班工作,這些全都需要納稅人額外付鈔,這是顯而易見的,亦是最容易引起部分市民反感的。政客指出政敵的這些「罪行」,往往能起立竿見影之效,使對方受到口誅筆伐,支持度大趺。
這種論調,經常成功模糊討論議題的焦點,將公眾注意力轉移到這些所謂「浪費公帑」的行為上。基於公共議題的複雜和公帑耗用的易見,忽視議題核心內容而極力鞭撻「浪費公帑」行為者比比皆是。但這些「浪費公帑」的行為,往往都是一次性的,所耗用的社會資源也實在極為有限,卻被政敵無限放大成與萬千納稅人對着幹的天大罪名。在事實上,納稅人的金錢的確不停地在被浪費。四川地震,政府提出要捐款一億元予四川省政府,比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捐款多出數十倍,但對於有關款項如何使用,卻無力監督,如同將納稅人的金錢送進貪官的口袋;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多次動用超出有關規定公帑宴請中聯辦官員,懷疑藉此與有關方面打好關係,使其落任後得以當選全國政協,當中支出卻要納稅人付鈔,而有關情況在香港官場,怕只是冰山一角。更甚者,納稅人每個月都支付着一班高官每人數以十萬計的高昂薪金,但這些年來,政府的施政卻乏善可陳,社會上的不滿和怨氣與日俱增。
公帑確是每天不停地被浪費着,但真正浪費公帑得最多最狠的是誰?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中文大學國是學會副主席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