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 中環
西九閉門諮詢,官方首次披露,故宮旁邊或有「小紅館」補數,六月同故宮正式簽約
花花橋子人抬人,與會者僅五十人。楊雪盈:我係當中最後生嗰個
***
西九管理局先後於 23/1 和 26/1,舉辦兩場閉門諮詢,前者屬建築規劃界,後者屬文化藝術界。筆者叩門未果,公眾不得入內。而且只有少數人獲邀,即使身屬業界亦不等於有幸與會。
獲邀者多屬藝術界的高層與收藏家,還有研究「一帶一路」的教授等。出席者僅五十來人,十九西裝革履,楊雪盈自覺格格不入:「我係當中最後生嗰個。」
楊質問為何沒宣傳,她引述官方答覆,「可以上 website check 到」。另一與會者說,獲邀者都是「experienced」的人物,沉浸於古物幾十年,才能提出意見。
楊說:「(會上)好多人都話,機會千載難逢,為左我地下一代要建館。但係下一代嘅參與係邊?我睇唔到。」
楊亦問到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據何云故宮的人流,勝於大型表演場地?事務所代表答,表演場地僅在演出時有觀眾,而博物館則有穩定人流,長遠勝過前者。然而她追問背後數據,對方說不上來。
***
周博賢則解釋,他在私人場合,從朋友口中方悉此事。
周說業界諮詢未必是錯,但幾時有公眾諮詢會?官方一再說留意網頁,他質疑官方根本沒計劃。
獲邀者多屬業界「翹楚」,樂見故宮南下,宏揚中華文化。周說:「對於程序公義,有人話不合時宜,既然米已成炊,不如做好佢。。。唔開名喇。」
官方辯稱,將來啟德體育城有五萬人場館,取代西九表演場地,但周追問下去,官方根本未知啟德的規劃詳情。
周批評對方未明就裡。五萬人的場館非常大,僅適合特別的大型活動(比如國際運動賽事)。在香港即屬明星,亦未必用得上,會面對成本高、空櫈多、觀眾看不到表演者等問題。而且表演場地不同於體育場館,建築專為文藝活動而設,有特別的音效設計。
***
會上官方透露資料,公眾仍未知曉。原址本是大型表演場地,與展覽中心連成一體。現在故宮橫空出世,旁邊將另建展覽中心,也提供表演場地,約一萬座位,相當於一個「小紅館」。
公眾對新展館一無所知,周說應否與故宮一起諮詢,一併交代?但官方只著眼於故宮*。
官方亦披露,林鄭與故宮簽署諒解備忘錄,期限於半年內(22/6)簽署正式協議。周問現時諮詢,能否影響政策,甚至不簽協議?官方不置可否。
「而家咁嘅諮詢模式,選擇地邀請,結果諮詢報告會否得出支持多於反對?我地好質疑諮詢是否公開公正。」
最後周問到故宮的策展團隊,對方只答「請緊」。會否公開招聘?成員來自香港抑或中國?比重若干?皆未有明確答案。
***
註:圖三為西九的原來設計(取自立場新聞),圖四圖五則攝自展城館的展板。
筆者翻閱資料,發覺展城館有兩塊展板,網頁內有四張圖,提到故宮旁邊有新的展覽中心。但從未交代內有新的表演場地。周博賢的轉述,的確是官方首次披露。更遑論其設計、大小、費用若干等,一切仍付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