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置業好過讀大學?

攝:Him Chow

幾年前已經有人辯論,買層樓給兒子做「廢青」好過送他讀書,連黃子華也說如果將幼稚園到中學及大學學費用來「利疊利」,別人大學畢業時,無讀過書的孩子已經可以退休了。當年黃子華說擁有一間500呎值500萬元的樓已經是富豪,遲些連擁有100呎樓都是富豪了。早幾天新盤開售221呎折實約800萬元,應驗了黃子華的說話。本文旨在比較置業及大學教育的投資回報。

近年物業回報高於大學學位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14年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是2004年的3.29倍,年回報13%,加上大約3%的租金回報,總年回報大約16%,當中未計維修、稅、管理費及其他持貨成本。2004年到2014年大學學位年平均回報為25%,高中教育回報約15%至17%,即是說有大學學位的人平均每年比高中畢業者多掙9個百分點的錢。這裏計的回報只限收入上的私人回報。

如果2004年阿拉丁燈神問:現在無條件賜予你本港物業業權或一個普通大學普通學科的學位,樓與大學學位的成本一樣(例如價值100萬元的業權或100萬元學費連機會成本的學位),你會選擇哪一樣?如果接受者有高中畢業,答案應是業權,因為回報跑贏大學學位;如果接受者只有小學程度,應選大學學位,因為年回報增幅有25%,業權只有16%。這個比較的盲點是,大學學位的回報可以是因為讀大學的人本身較聰明,所以收入較高,不是學位本身的回報。換轉本來不能進大學的人,就算送學位給他也不會得到這個回報,所以只能作參考。

另外,兩種資產的特性亦是考慮因素。不動產和人力資本的分別,在於前者空手收錢,後者要工作才有收成,所以前者還是很吸引的。不動產除了本身回報外還可以用來抵押借錢再錢搵錢;人力資本不是不行,但沒有那麼容易。不動產和人力資本兩者都會折舊,何者折舊率較快不詳。

投資不止看回報 也看風險和波動

投資除了看回報還要看風險及波動。30年內,物業回報由1997年最高的一年40%,去到1998年一年負28%都有發生過;如果加上供樓的槓桿,一年回報上落100%不在話下。大學學位回報相對穩定,由1987年的19%逐步上升至2014年的25%,最低試過18%,最高去過26%。穩定性可以抵消略低的回報。

如果2017年阿拉丁燈神再問同一條問題,答案得看未來兩者的回報走勢、風險和穩定性。現在樓市上行到歷史新高,未來走勢不定。很多父母大費周章催谷子女讀書,可以是預期樓市的基數已高,不會再有這麼一個「陽春十年」可以大幅跑贏學位回報;而且很多父母仍認為學位回報穩定,是一條「人生保險線」。科技日新月異,改變人力資源需求,未來受教育者會更渴市、回報更高,還是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需求下跌,是未知之數。而且以上只看「大市」,看的是平均數,不是個別回報,未來讀某些科或擁有某種技能的人走勢可能與大市平均值差很遠,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計算的只是私人薪金升幅,還未計投資教育的公共回報。政府用公帑投資教育的一大原因正是「正向界外效應」。多了大學生,社會可以激發新意念,市民質素提升,願意委身成為良好公民,自發為社會做事,是以上回報率沒計算到的。例如科學家平均人工不算高,尤其在香港,但發明到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突破科技、治療不治之症等,都是教育的私人回報無法估量和計算的。

教育是投資也是消費

最後,教育不止是一項投資,也是一項「消費」,意思是即使沒有回報,讀大學本身是一種享受,令人快樂,令人願意付錢。本身接受教育有其價值,例如受到的啓發、箇中的體驗、認識的朋友、個人修養的進步。這些快樂的經驗,是不能被量化的。

窮養孩子,只給孩子吃飯,其餘環節天生天養,使費未必很大。但中產家庭認真栽培一個孩子要花的錢就等同一層樓的價錢,為的是使孩子未來生活有保障。要達到這個目標,為什麼不乾脆學黃子華說將子女的投資減到最低,把資產送給兒子做「廢青」?不要送他上興趣班、催谷入名校、讀IB(國際文憑課程)、去外國讀書,兒子有資產,生活就得到保障了,周末還不用去補習,長大成人後不用工作,可以開開心心玩樂一世呢。

其中一個答案是父母認為物業相對人力資源回報風險較高,還是上好大學較有保證。第二個答案是父母希望子女有學養,透過學院教育是常用的方法,學養與金錢回報不一定有關。第三個答案是父母陷入盲點,不會這樣放開思考,不能接受做「廢人」一世玩樂道德上無問題。他們希望子女有成就,創一番事業,貢獻社會,或最少有正常工作,而不是有層樓收租做每天打機的「廢青」——當然「廢青」也可有事業,打機可如「達哥」闖出名堂,無家庭負擔、後顧之憂者更會冒險,成就可能更大。讀了大學也可成「廢青」,跌入貧窮線,浪費父母200萬元到外國讀個學位然後一事無成。這是後話。

經濟學家湯瑪斯.皮凱提(Thomas Piketty)指出近幾十年多國薪金增長追不上資產增值的速度,尤其以都市私人房產升得最快。當社會認為事業有成的人不及不用工作的人,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已被新的「坐等資產增值」精神代替。

本文已於2017年11月28日明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