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媒比較過二十年來九巴車長的工資,得出不增反減的結論。朋友慨嘆,待遇比20年前變差的,還有其他很多行業。我想,除了九巴這種賺到盡的無良僱主要負責外,科技急速發展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智能手機普及化,多個傳統行業的結構和生態大變,便令不少人諸如傳媒工作者的收入有減無加。
叧有一個原因,香港的主流經濟學者——一班喜歡套用經濟理論解釋社會現象兼推銷放任市場政策的人——很少談及。那就是十年前金融海嘯的後遺症。為了挽救如此巨大的經濟危機,多國政府採取超乎尋常的放水手段,所謂量化寛鬆,狂印鈔票去救市。無奈這些錢很多也流入房產和金融市場,使樓市和股市屢創新高。無持有物業,無買岩股票,就無法對沖物價持續上升的影響。人工縱有增加,也追不上生活指數的飆升,即變相減人工。換言之,一般人生活質素下降,相當大程度上,是為了替當年華爾街金融大鱷所作的惡埋單。大家仍在償還十年前次貸危機欠下的債。
香港人的生活尤其艱難,是因為香港有世上最大程度的經濟自由,而這些自由卻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所以,領展有自由趕走任何租戶,租戶有錢亦無法租到鋪位服務市民。另外,領展更迫租戶簽下不平等條約,合約訂明租戶每月的生意額若高於某金額,須按比例繳交「分成」租金——當然,在經濟學者眼中,租戶完全有自由不租。領展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嘛!
但真的是這樣子嗎?在地產市場,大地主同樣呼風喚雨,小租戶的權益一樣得不到保障,捱貴租便只有羊毛出在羊身上。偏偏香港沒有租管多年,亦沒有保障/促進社區經濟的相關法例,每次舊區重建都等於小店的生存空間進一步消失。經濟學者無視這些可悲的事實,照舊大力推銷所謂自由市場措施,反對(近乎)任何形式的規管。客觀效果上,就是讓金融海融的禍害一層一層的擴散開去,而受影響的程度,便取決於有多少磚頭,而非個人有幾努力,有幾本事。
十年前,金融海嘯爆發後,英女皇到訪倫敦經濟學院,向在場的經濟學者問道:「How come nobody could foresee it?」叫在場的經濟學者目瞪口呆。經濟學者之所以語塞,除了因為他們沒有水晶球外,更因為金融海嘯的殺傷力如此巨大,源於美國聯儲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的去規管化政策。格是放任市場主義(通常將GDP和自由市場掛嘴邉,鼓吹減稅、公共資產私有化,反對加稅、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等)的忠實支持者。他不肯嚴厲監管衍生工具,最終導致金融海嘯,及後在國會聽證會上不得不承認自由市場有缺陷,同意加強監管。奉放任市場為圭臬的經濟學者,當然不願重提舊事,倒自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