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給李慧琼子的一封信

給李慧琼子的一封信

給李慧琼子的一封信:

看到你Facebook寫遇上傷殘人士的打氣,我有一點回應。不論故事是否真實,對於傷殘人士需要5分鐘分兩次過馬路的不便,你選擇無視並只道出有人支持,我對此感到悲哀。

本人11月時不幸扭親腳,作為一個短暫傷殘兼行動緩慢人士,深深體驗到香港的城市設計並無顧及有需要人士。以下是上月傷後的感言:

作為一個行動不便的人,深深感受到城市設計好想叫我去死。
扭傷腳,行動緩慢的正常的。第一天睇完跌打包到豬蹄,過非紅綠燈馬路時,車黎車去好難過。當我步出第一步時有車轉入黎,即刻_左聲,好彩有暖男爸爸幫我擋住架車比我慢慢過(其實都要盡快過,後面的車會嗶我的)。每天返工坐地鐵,上落幾十級樓梯是必須的,上問題不大,落基本是痛死的。不上落樓梯的方法是走多三百米搭lift落再多走二百米入閘,對行動不便的人一樣痛死。望住身邊的上班族,衝鋒陷陣似的並沒有撞倒我,但我亦唔好意思慢行阻住人流,唯有死埋一邊靠牆(急腳)行。地鐵站內的所有扶手電梯運作速度極快,單腳健全的我只可跳上跳落乘搭,跳總安全過「慢」。過紅綠燈馬路時才是戲肉,辦公室前的兩條紅綠燈路線,我必須(選擇)走遠些少到較短那條。可是,慢如烏龜的我往往綠燈的時候沒有充足時間過馬路,最後幾秒仍要(快步)走過。在這城市生活,必須要「快」,慢是阻住地球轉,即使沒人催促也自覺異類。沒有受傷體驗過,不會真正感受社會的「包容程度」。

而你,李慧琼,作為一個為民服務的議員不但沒有上前扶助,你更無視了城市設計對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壓逼,只看到自己被打氣一事,你羞恥嗎?香港的道路設計、交通運輸沒有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足夠支援,香港的無障礙設施不足,你了解過沒有?

李慧琼,你知道香港的紅綠燈給行人過馬路的時間只有短短的5至30秒嗎?
李慧琼,你知道香港部份的行人過路處的設施並沒有顧及視障人士需要嗎?
李慧琼,你知道香港的行人路凹凸不平,常常拌到行動不便的人嗎?
李慧琼,你知道全港為輪椅人士提供的無障礙通道不足嗎?
李慧琼,你知道全港最大型的交通工具(港鐵)站內的電梯不足及位置偏遠嗎?
李慧琼,你知道全港最大型的交通工具(港鐵)站內的行人扶手電梯過快嗎?
李慧琼,你知道………

李慧琼,你除了眼前的打氣,你有體驗過視障、聽障、輪椅、傷殘等人士在社會的生活嗎?現在我痊癒,不必關心我,更不必回覆我。如果你還有廉恥,還會「為民服務」,請關心被香港遺忘的一群,再多顧慮到有需要人士,用行動為這一群人「爭取」要求相關部門於城市設計、設施上必須設立無障礙設施。我不認識工黨葉榮先生,但我相信他定能為你提供更多資訊,如果你有心幫助的話。

祝 晚上睡安

小市民上

李慧琼子Facebook原文

多年前,有一天我在街頭派發工作報告,一位雙腳殘疾的男士從對面馬路利用兩支拐杖一步一步地走過來,那天很熱,他大約用了五分鐘、分兩節才能橫過馬路,但臉上沒有露出半點辛苦,反而他那溫暖的笑容,我至今仍沒有忘記。
他說:「努力!為我們香港做多點事。」
我回答:「多謝你辛苦走過來跟我打氣!」
他說:「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好像我這樣,在雙腳出事之後,如果不是有親友和社工的鼓勵,我也捱不下去。」
我問:「你是如何捱過這一關的?」
他想了一想,說:「也沒有什麼,只是每天早上起床時都告訴自己,我又多賺了一天,今天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面對任何事情。」
後來,我有幾次遇到這位朋友,他那笑容仍然溫暖著我心。之後,我當選了立法會議員,偶爾也會想起這位朋友的說話,一方面鼓勵自己要像他一樣積極和勇敢地面對人生,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身為議員,更要為弱勢社群多做工作、多發聲音、多作鼓勵。
今年,我再一次支持「國際復康日」的活動,與一眾社區朋友一同為殘疾人士送上鼓勵和祝福;我覺得,這批朋友雖然身體有缺憾,但他們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讓我明白,他們沒有比我們不幸,他們反而比我們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