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賣海港」並非一男子的符咒,而是近期最能反映管治敗壞的新指標,亦是今日香港勢危的寫照。「高大賣海港」一字一指標,從財政紀律、環境管治、土地管理、公眾参與機制至學術自由,猶如五根毒刺插入香港心臟。這些毒刺不是歷史,而是現在進行式,每一位香港人無論是否知情都身處其中,大部份更身受其害。
高,是指高鐵工程超支惡化,不但每位港人最少要拿出1.2萬元才能埋單,更因鐵路工程的合同支付責任已超出立法會批准的550億元:路政署配合港鐵用「數字偽術」掩蓋真相,不向立法會追加撥款又不宣佈停工,涉嫌違反基本法第73條。這是公然以先斬後奏的方式強迫香港人找數,破壞幾十年來建立的財政紀律,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要求緊急質詢,卻被田北辰等建制派議員帶頭否決。
大,是指港珠澳大橋工程不但是「人工島漂移七米」延誤不報,更被揭發官官相衛、有法不依:環保署擅自九次放寛環境許可証條款,更在傳媒揭發路政署擅自用抛石方式取代原有較環保的鋼筒海堤後,乾脆說改動建造方法屬於工程細節,連修改環境許可証的程序也省略;同一時間,路政署明知承辦商三年來非法排污也不通知環保署執法。環評與監管制度名存實亡,規章法典淪為官員愚弄市民的工具。
賣,是指大窩坪賣地:這片毗鄰獅子山郊野公園的原綠化地帶地皮上月招標出售,是梁振英「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戰績。發展商若要在這2.1公頃土地上建屋,須鞏固12公頃滿佈巨石的陡削山坡,兼且氣候變化令山泥傾瀉風險日增,連政府顧問報告也表明「不能保證技術問題可以解決」,還有兩宗司法覆核官司正排期處理,政府不會擔保地皮出售後能夠起樓。結果沒有本地發展商敢出高價,中資財團世茂房地產首次在港單獨中標,嚮應鄭耀棠所讚賞的梁振英「有前冇後、打死罷就」精神,但將來會有多少業主和居民被「累死」?政府地契聲明不負責。
海,是指尖沙咀海濱的黃金地段,康文署以「活化星光大道」為名,把面積比星光大道大五倍的維港海濱未經招標交新世界集團管理。私相授受的手法實在太露骨,連海濱事務委員會也公開批評,政府被迫宣佈搞幾個月「深化諮詢」,誰知所謂公眾諮詢不准談招標不准推翻設計,更由尚未有名份的財團與康文署共同主持,只招待獲邀人士進場。假諮詢對特區政府而言不是新事物,但今次假戲也不願真做,連政府指引也踐踏在地。
港,是指香港大學委任副校長風波,中共砌詞封殺陳文敏教授,意圖在港發動學術界整肅運動。封殺理由越荒唐,越能突顯當權者希望傳達的訊息:「順我者昌、逆我者貶」。梁振英用盡特首兼任大學校監的權力,踐踏學術殿堂的尊嚴,從最近委任嶺大校董的人選可見港大並非特例,整肅的對象是全港大學。
這五根刺從不同方向直入香港心臟,噴出兩劑毒液:一是渗透,影響所及横跨港人生活各層面 - 蹧蹋公共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人命財產損失、公共空間淪喪、縱容徇私舞弊,令專家學者成為政權附庸;二是麻木,管治者想令普羅大眾對制度崩壞習以為常、視而不見。
梁振英政府千方百計,就是要香港人放棄程序公義和公平公正的底線。有人會說事不關己,有人會說無能為力,這正是專權者最希望看到的兩種反應。一旦香港人對惡行無動於衷,特區管治便逐步與內地城市看齊,倒退腐敗成為新常態。
面對全球暖化加劇,各國領袖剛簽署了「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宣言,表明「我們可能是有機會拯救地球的最後世代」。面對一國兩制崩壞,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亟須自勉:「我們可能是有機會挽救文明體制的最後世代」。
原文刊於2015年10月22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