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改善劏房兒童學習環境
根據統計處數據,現時有超過19萬人,共8萬5千個住戶居住於劏房,當中31%是25歲以下,包括在學兒童。同時,家庭/長者輪候公屋個案數目已超逾14萬2千宗,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6年。
育有兩名小孩的鍾燕清 (阿清),正在輪候公屋,一家5口現在租住一個只約一百呎的劏房,月租四千元,佔家庭總開支一半。她表示居住環境太細,影響小朋友學習,例如劏房只可以放一張桌子,唸小學的長女沒有足夠空間做功課,要等食完飯,或外出到社區中心做功課。
坊間有不少社福機構及社企協助劏房住戶,其中一間是社企「多磨建社」,由兩名年輕建築師成立,透過設計及室內改動工程,改善基層家庭的生活環境。多磨建社建築師馬潔怡指,嘗試了解整體住戶房屋、日常生活習慣及需要,社企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協助貧困小朋友,改善小朋友讀書環境,盡量為每個小朋友提供書桌及有讀書位置,期望透過教育,讓小朋友離開貧窮的惡性循環。
以阿清的劏房為例,如果有人行過或家人用膳,女兒就要暫停做功課。有見及此,社企善用唐樓高樓底的特色,向上發展,用木板在上格床設置簡單書桌,方便女兒專心做功課。阿清的女兒說學習環境舒服了很多,可以隨時做功課,沒有人影響她。
多磨建社今年獲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及星展社企優化基金支持開展項目,由社聯社會創新平台Impact Incubator支援發展,期望改善劏房和漁民合作社房屋的環境空間,提高貧困社區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