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志遠(聯區小販發展平台)
歷時十數年的觀塘裕民坊的重建將於2月28日告一段落了,但懸而未決的除了部份構築物用戶外,更包括兩批見証觀塘數十年發展的工匠及流動小販。重建區當中四位鐘錶或補鞋的街頭小販,部份人更原屬2016年首批獲發工匠牌照的小販。但關注團體發現,當中兩位原來至今作仍未被安置往新的營業地點; 面臨重降在即,更是心感徬徨。
工匠小販由來已久,主要是因應著市民聚居的「服務需要」而出現 (所以昔日又稱服務小販),且種類繁多,包括擦鞋匠、補鞋匠、理髮匠、鐘錶修理匠、鎖匠、磨刀匠、線面師、代書人、栽縫補衣、雨傘維修、箍桶匠、白鐵匠、圖章彫刻等等(某種類現已經式微了)。這些「街頭藝人」很多都是能工巧匠,善用惜物,慣於街頭謀生的「職人」。隨著無牌小販被發牌規管後,部份工匠小販成功獲取了固定牌照。但自1970年代初政府停止發牌之後,新加入者自然就只可成為無牌小販了。至2008年的天星皇后事件以後,保留本土文化的聲音不絕於耳,迫使政府在2009年中環發出八個擦鞋匠牌照及進行無牌街頭工匠小販登記。據報當時被登記的123人當中有86名表示願意申領牌照,17人更要求可以原址發牌。可惜2011年的區議會諮詢結果最終卻沒有下文,直至2015年3月,時任食衛局局長高永文才重新提出發牌予工匠小販(食物環境衞生署,2015)。至2016年,食環署才從觀塘區議會開始,正式提議發出首批五個牌照工匠小販及相關。可惜,當時有區議員反對部份核淮地點,致使部份檔口至今仍未安置。工匠小販現時面對問題多項,主要包括地點安置,登記發牌及技藝傳承等問題。
先談安置地點問題。即使重建迫在眉睫,不同部門及負責單位,如食環署與市建區,仍然相互推搪責任。以觀塘重建區範圍為例,政府至今仍未安置四檔已登記的,包括補鞋及錶修理的工匠,更遑論附近同樣擺賣經年,惜未曾登記的其他檔口。而以全港計算,80位淮予牌照的登記人中,暫時只有14人正式獲得發牌安置,估計主要與安置地點的爭議有關。事實上,經營地點對於小販至關重要,如果可以考慮原址安置又或附近(人流點)安置,將更為小販接受。現時安置地點需經兩關,包括不同政府部門的批淮及區議會議員的通過。如果選定地點不獲批淮的話,小販又要自行建議安置地點,再交食環署重覆以上程序,至使拖延既久。
有關登記方面,政府最新的登記停留在2009年,至今已相距十年。不少當時登記了的小販都或年紀老邁或因故離世,至使最終成功獲牌者不到兩成。某一區議會範圍內只有一檔或幾檔,某些區更一檔沒有。這種象徵性的發牌做法,只是聊勝於無,虛應要求,對於重建小販社群,保肓本土文化根本於事無補。政府刻下正諮詢未來新發400個小販牌照,但當中竟沒有包括佔地最少的工匠小販。
說及技藝傳承方面,任何行業都必須有新血加入,否則技藝不得傳承,生意亦不可持續。現時新發牌照不得傳承,加上持牌人年紀老邁,工匠小販社群早晚被自然淘汰可以想見。這種博物館式的保育方法完全不利技藝傳承、鑽研及進步。如何建立培訓,營造社群,建立行業,提昇技藝通通都需要在這批年老職人退休前爭取時間進行。
最後,參考亞洲其他地方如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地技藝保育升級成文化產業的做法,如何認真地轉危為機,好好利用年老工匠的最後貢獻,需要政府,民間團體及市民的參與支持,要針對範圍包括牌照規定、標準訂立、技藝傳承、檔口設計、推廣宣傳、街道規劃及服務提昇等。或者就讓我們從協助工匠小販重建社群開始,重新建立本土工藝傳承,才是現今全球城市的未來走向。
參考資料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5). 小販政策及相關措施 (立法會CB(2)2153/10-11(01)號文件).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6). 食物環境衞生署無牌工匠小販發牌事宜(觀塘區議會環境及衞生委員會文件第17/2016號).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5). 小販管理建議 (立法會CB(4)561/14-15(01)號文件).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