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要還出來!』不知背景的,還以為是恐怖片中冤鬼索命的對白,其實卻是香港導遊『珍姐』辱罵內地旅行團友不購物的說話。這位惡導遊罵人的片段被團友拍下了,不只被放上網,更在內地各大電視台播放,可謂讓香港的旅遊業再一次『揚威』國內了。
這位珍姐態度惡劣,當然應該受懲罰。但個別事件往往與社會制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何況內地來港遊客被『冷待』甚至『惡待』,近年屢見不鮮,每次都見旅遊界和政府出聲明澄清譴責,但類似事件仍是一單接一單,顯見不是純粹因為個別人士的操守。可以相信,即使今次這位惡導遊被解僱且永不錄用了,仍會有千千萬萬個珍姐出現,因為只要制度不改,問題還是會繼續出現。
如果尋根究底,可以發現問題源於層層外判的制度。內地旅行社以超低團價招徠顧客,將收到的團友『賣給』深圳或廣州的旅行社,這些旅行社湊夠人數成團,再外判給香港的旅行社,這些旅行社則再僱導遊去帶。然而這些導遊有些不但沒有底薪,還要付給旅行社『買團費』,甚至墊支領隊費和車租等;要賺錢,唯有靠團友消費的佣金。導遊處於如此『生物鏈』末端,強迫消費幾乎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問題只是有否口出惡言而已。
制度之重要,在於它能深深地影響個人的行為。正如常有人為功能組別議員辯護,說某些議員的操守有問題,只不過是個別問題,不應用以妖魔化『對社會其實很有貢獻』的功能組別;然而當制度容許議員可以義無反顧地只以少數選民利益為依歸、當制度容許他們即使腐化亦能緊握權力,黃中指、張廿蚊之流當然會繼續存在,或一雞死一雞嗚。就以旅遊界的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為例,他就今次惡導遊事件的回應,就是譴責導遊本身的操守,要監管導遊的發牌等等,對根本的零團費生態卻鮮有批評;歸根究底,又會否是因為導遊們沒有票,而旅遊界別的選民最主要還是各大小旅行社呢?
(刊於7月19日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