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何水務署能夠如此涼簿

為何水務署能夠如此涼簿

文:李妙梨@前線科技人員

在九月二十三日的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中,講到食水安全,所以找來水務署署長林天星及香港國際專家陳漢輝教授做訪問。每當節目主持人問問題時,他們都會講香港政府的做法已同世界接軌,所以香港人完全不需要擔心作回應,林署長更不斷重複水務署的做法很「科學」,有沒有覺得手法似曾相識呢?每次政府想香港市民盲目相信他們,都會用這種技倆,我不其然覺得騙案又在重演。

他們在節目中提到的隨機抽樣方式(random sampling),據說是食水含鉛超標聆訊報告出爐之後,香港政府不想跟隨聆訊報告提議的抽取食水樣本方法,而再花公帑(大約九十多萬)聘請數位國際專家花了一年多研究出來的,他們更提到世衞都只是今年初才公佈此方法。可是根據網上找到的資料,發現早在 2014 年隨機抽水樣本的方法[1],已經刊登在德國環保署的抽取食水樣本指引中。黃碧雲議員在 2015 年底約見水務署時,我當時已經提議水務署參考這份指引,但水務署的回覆是聆訊即將開始,所以他們不會考慮。我好想問政府為什麼現在又對此方法如獲至寶?明明可以免費在德國環保署網頁得到的資料,為什麼香港市民要豪花九十多萬公帑?

最怪異的是水務署並沒有跟隨整份指引的建議,只抽出了隨機抽樣方法,指引中提到再抽取三個食水樣本的建議卻不見了,可以說那才是整個檢驗的關鍵。指引中的三項抽水建議分別是一、先放水數分鐘後抽取,代表供水商提供的食水水質。二、抽取等了兩至四小時的靜止水樣本,指引強調要開水即抽取(可以說是靜止後的頭啖水),用來檢測單位內的供水系統物料狀況。三、抽取再多等兩至四小時的靜止水樣本,也強調要開水即抽取,用來檢測大廈供水系統設備狀況。

陳教授在節目中提到,水務署選擇再抽取靜止半小時的水樣本,當然仍然要先放水兩分鐘,是因為沒有外國標準提及過靜止水樣本的靜止時間和抽取步驟。到底陳教授有沒有讀過整份德國環保署的指引?我深信陳教授仍然不知道德國環保署是世衞的食水科硏中心(collaborating research center) [2],這也是我一直好奇為什麼政府聘請國際專家,卻沒有聘請為世衛做食水科硏的德國環保署代表。

節目主持人也有問及如果找到食水樣本含鉛量超標,水務署會否提供支援?而署長及陳教授又再講先放兩分鐘才取水煲來飲的做法,更強調這樣一定會安全。他們更認為一般市民好少在家飲水,通常在公司飲及出街飲,拉勻計,一定安全的。聽到這種講法時,突然覺得香港政府真的好涼薄和冷血,明明因為好少量的鉛已會對嬰幼兒造成不可逆轉的健康傷害,所以國際科學家多次強調鉛是沒有安全劑量標準。為什麼經過了這兩年多,這麼多孩子和家庭受害之後,香港政府仍然認為拉勻計就安全?是否飲完不會即時死亡,但孩子腦部和身體器官終生受損,都叫做安全?

我們每次希望香港市民可以早日有更大保障的食水安全法時,政府就將我們拖回起點。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有像德國人為食水安全付出大量心血吧,所以他們可以一開水龍頭就斟水飲,我們仍然要繼續同政府抗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