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港鐵別掩耳盜鈴 利用少數族裔任前線

港鐵別掩耳盜鈴 利用少數族裔任前線

題為編輯所擬。

有媒體報道,港鐵總裁金澤培擬聘請一隊「特遣隊」,對象包括前「啹喀兵」,以執行港鐵附例。其中《東方日報》引述金澤培指,「尼泊爾人不諳廣東話,遭人以粗口『問候』時情緒較難被牽動,能減低衝突機會」。

若報道屬實,融樂會認為港鐵此心態絕不恰當。港鐵樂於聘請少數族裔人士固當歡迎,然而若因為少數族裔不諳中文,而聘之為「特遣隊」執行附例,此等同利用少數族裔的「弱點」,回應社會目下紛爭,則大有問題,正正反映出港鐵高層嚴重缺乏文化敏感度。

首先,港鐵無知地以為所有尼泊爾人都不諳廣東話。少數族裔在香港歷史長久,他們很多已經是在港土生土長的第三、四代本地居民。雖因教育制度不完善,少數族裔的中文能力普遍難以追上主流中文程度,但他們當中不少人已至少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甚至聽說廣東話。因此,因其不諳中文而決定聘請尼泊爾人,背後的假設實在大錯特錯。

其次,即使獲聘的尼泊爾人實在不諳中文,港鐵亦錯誤地預認,因為語言障礙,所以他們「只要聽不明白粗口,情緒就較難被牽動」。在執法或衝突現場,溢於言表的怒氣本身就是世界通行的語言。即使語言不通也好,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受指難,也不保證違例、執例兩方情緒不會以其他形式相互拉扯。再者,粗口、侮辱,不會因為聽的一方無法理解,就不構成言語侵害。更甚者,兩方群體或會因語言障礙而加深誤解,甚至有機會就其種族身份作出言語攻擊,以致族群之間出現裂縫、對立,此非重視種族共融的社會所樂見。

因此,融樂會擔憂港鐵這種利用語言之別逃避衝突的推想,實乃玩火自焚。身為執行附例的一員,理應能與違例者有效溝通,清楚說明所犯之條例及解釋罰則,絕非任由兩方「雞同鴨講」,便可解決衝突。何以港鐵招聘與客户交流的最前線職位時,竟然會背反地因「無法溝通」而選聘尼泊爾人士?這荒謬的聘任準則著實令人費解及憂慮。

本會希望港鐵高層能正視其現時所面對的衝突的問題根源,正面處理、回應扎根在更深層次原因的社會衝突,而非掩耳盜鈴,以為利用少數族裔擔任前線員工,「保護車站」,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