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秋
大約在距今一百三十年以前,一位西方神父在香港島南區,大概於今日的數碼港的海邊,發現了一棵開著深紫紅色花朵的樹木。由於在世界各地並沒有發現相同的品種,當時的植物學家判定這是一個新的品種,並以前港督卜力爵士的姓氏命名為洋紫荊。
但後來植物學家經過基因比對分析發現,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雖然它可以開出紫豔的花朵,但它們卻不能結出種莢,如騾子及獅虎之類的『雜種』一樣,並不具備結育果實的能力。
一九六五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港英當局將這朵因雜交而不具備繁殖能力的洋紫荊列為了香港市花。到了香港回歸的環節,洋紫荊順延了英國人的喜好,慶倖地被香港的新主子——中國當局欣然接受,順理成章地成了香港法定代表花卉。
至於中國接納『洋紫荊』的理由,可能除了五瓣花五花蕊含有中國的五星圖騰意蘊外,當時可能還有從顏色上表徵北京故宮『紫禁城』及『紫氣東來』的含義。或許從更深層次上講,還有『皇權』絕對權威的意思。就中西未來文化融合的輝煌未來前景產生的天真憧憬而言,可謂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但在撰寫《香港基本法》時,起草委員會出於對前殖民地色彩的避諱,略去洋紫荊的『洋』字,誤稱為『紫荊花』,內地媒體也照瓢畫碗,以『紫荊花』來宣傳描述,故內地多稱香港市花為『紫荊花』,與一般意義上的『紫荊花』相混淆。
事實上,作為香港法定代表花卉的洋紫荊,同一般意義上的『紫荊花』兩者外形並無相似之處,是同科不同屬、完全相異的兩種植物。而作為真正代表香港的圖騰——洋紫荊在中國內地則變成了紅花羊蹄甲;在臺灣,洋紫荊被叫作豔紫荊,反而在臺灣所叫的洋紫荊的花, 又在香港變成了紅花羊蹄甲。
不得而知,一株普普通通植物的中文名稱,在中港臺三地的解釋竟是雲裡霧中如此亂七八糟,時時搞得人一頭霧水。中港臺政治博弈,似乎也陷入了好像洋紫荊、紫荊花、羊蹄甲張冠李戴的一團亂麻的陣角,而最感諷刺的就是作為香港一國兩制標籤的洋紫荊,亦如同俗世間經常不問青紅皂白罵不生孩子的女人為『不下蛋的雞』一樣,竟然開的是不能結果的花!
從今日香港波譎雲詭的政治亂象,讓人不得不想,這朵紫豔詭異的花,究竟是英國人五十年前,就殫精竭慮植入未來香港政治的特洛伊木馬病毒?還是在博弈各方在無意識中讓洋紫荊成了回歸的點綴?或者說這朵花所演繹『一國兩制』的溫柔圖騰,暗喻著兩岸三地對政治體制觀點自說自話,本身就帶有一種濃濃的政治宿命色彩?
『一國兩制』的本質矛盾可以上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領導人為了讓香港可以在主權回歸後保持穩定和繁榮,提出以『一國兩制』的構想,以保障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以期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相反邏輯的經濟體制,在國家發展和國家主權的前提下取得統一。
老實講,這個構想除了有些天真,並不排除是以良好的願望為出發點。然而,這一從尊重資本主義為出發點的構想形成的管制制度,卻在『商人治港』的蠱惑下落入了財閥壟斷的陷阱,以至於到了今日造成了政制前行困局,而這 一切反過來又要中央政府買單,為香港財主富豪背上『專制獨裁反民主』的駡名。
說香港洋紫荊,更得說香港的壟斷財閥們。近年來,代表著香港財閥頂端的最大商家李氏家族,將大量中港生意撤出中港往歐洲大陸,而一年前長和系為何更名並且遷冊的原因動機眾說紛紜,雖然李氏家族的生意舉動既有商業角度的謀略,也有政治角度的判斷,但絕大多數人在著眼于李嘉誠及其企業本身會如何之餘,而更注重此舉對香港意味著什麼?更值得分析的是他們撤資有著什麼樣的內裡玄機?
從目前來看,香港的確有一部分人對『中國人』這群體抱有一種莫名的反感情緒。在回歸初期,淺淺的深圳河基本上還算是兩個經濟形態、兩種意識形態分隔帶。
但自從二〇〇三年四個廣東城市的自由行開始,中港市民接觸與日俱增,因兩地文化的差異,如衛生習慣、排隊習慣等,令港人產生一些微言。但時至今日,自由行已擴展至近五十個內地城市,遍及中國的東西南北,而令文化差異所致的分歧進一步突顯。近年發生的『蝗蟲論』、『內地人在港鐵進食引發的罵戰』、『孔慶東罵港人是狗的言論』 等煽動事件亦激化了中港矛盾。
但要數中港矛盾最尖銳的時期, 就要從落實『一簽多行』說起。自二〇〇九年起,深圳戶籍居民可以申請『一年多次』簽注。隨『一簽多行』而來的除了更多的旅客,但也衍生了更多的水貨客,水貨客一車車地把香港的奶粉、日用品以螞蟻搬家的形式運往內地,水貨客頻繁地來來往往影響了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最後導致『光復上水』及沙田屯門的反水客運動發生。
對兩種體制試圖接近融合而自然發生的碰撞摩擦,有人卻從不可調和的立場作如下解讀:中港衝突的實質是西方文明與東方專制文化的衝突,緣於香港人對 自身漸漸失去自由、公共領域和政治參與的權利所產生的焦慮感;而在教育方面企圖推行的國民教育,抹殺香港英治時期的歷史及制度,令很多香港人感到『一國兩制』慢慢在滑向『一國一制』。
但在本人看來,這或許只是太過偏重於政治的抽象看法。筆者曾專門撰寫文章,揭示『佔中』行動的真正原因並不是港英餘孽攜裹香港民眾抵制中央,而在於香港日趨嚴重 的財閥壟斷和中央回歸後倚重的『商人治港』的治港模式,而這種模式才是導致香港貧富分化真正本源,最終產生怨氣而發洩與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
換言之,香港目前的亂象本質固然有著中港兩地政治及文化差異的原因,但主要根源是經濟非政治,只是這個命題被政客騎劫而已。中國『民以食為天』的古訓,和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遙相呼應,作為生存的物質基礎,無論從生物角度講,還是對人類社會而言,都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硬命題。
從近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治國理念看,他並不容忍官商以腐敗方式沆瀣一氣而禍國殃民。香港壟斷財閥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時間裡,亦步亦趨地融入中國腐敗的洪流,他們依仗和當時國家最高管理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以官商勾結的各種方式大快朵頤方式掠取內地民脂民膏,並用因此獲得的政經權利反轉控制香港。這些表面謙卑的掠食者們上通天庭,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控制香港民生的各個關鍵環節,吸血式地盤剝香港市民,以致造成今日香港社會巨大的貧富鴻溝和沸騰的民怨。
但壟斷財閥們的好日子似乎也快走到了頭。港府或將在撥亂進取的硬背景罩映下,連續出重招打擊香港地產霸權,抑價樓市和遏制各行各業嚴重影響民生的財閥巨頭壟斷,將在一定程度上以紓解底層民眾的貧困問題。這意味著,香港壟斷財閥和曾經並不被香港市民看好的特首梁振英之間的短兵相接必然到來。
單就香港社會的未來來看,地產霸權是一個必須而且力爭早點解決的大問題,至於壟斷財閥對梁振英的抵制,則只是其中的必然插曲而已,大家亦明白,梁振英上臺以來為什麼舉步維艱處處受制於多端指責,因為這是一場權力與資本的對決,是一場與私人糾紛無關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時間節點來說,特首梁振英、香港警方和整個特區政府解決『佔中』中的出色表現,得到了中央當局高度評價。因此,港府完全可以在中央的政治祝福下,抽身解決香港長期懸而未決的經濟社會問題。大家亦應該看到,如果政制進程裹足不前,儘管很多人不願意,最後的大贏家依然是梁振英,結局就是讓他繼續領跑香港,再穩坐特首五年,而真正的雙普選則更是遙遙無期。
從整個世界博弈的格局看,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已是指日可待,中國崛起也必然要改變當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格局。正是因為中國的崛起要改變當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格局,理所當然給今世界老大美國空前的壓力,美國認為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來說是最大威脅。所以 『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獨裁論』、『中國無人權論』等說法喧囂塵上。
在這種全球戰略博弈的大背景下,就算有人把香港當成遏制中國的一枚棋子也屬正常,但如果香港試圖有人有意將香港未來導向『港獨』,恐怕會冒犯國家大大的忌諱。二〇一二年國慶日的夜晚,筆者親臨維港海旁,見有二三十個亢奮的年輕人,在紛揚慶祝國慶的煙花中揚起了英殖民宗主國旗幟。此舉動理所當然引起中國的主權憂慮,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必然引致內地當局更加嚴厲和警惕的態;而在某些缺乏政治公序良俗的人士引領下,刺激無原則民粹大行其道,將香港本土意識和『港獨』合流,則更有可能使香港的未來如洋紫荊一樣,使『一國兩制』走向無果而終的境地。
今天香港的股市創造了七年來的新高,內地亦從今日起,為了平息香港水客氾濫而引起的風波,將深圳『一簽多行』調整為『一周一行』;泛民們依舊不改抵制杯葛的基本態度,各方博弈你方唱罷我登場。洋紫荊雖不結果但依然可以用扡插的方法讓它花開維港兩岸,時下亦怒放正酣,而由這無嗣的花朵依然映襯出『一國』和『兩制』 之間不斷的紛爭,而每個博弈方的『好自為之』妥協點並不知在何方?
香港前程,路途漫漫!
討論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