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主曙光初現,好戲還在後頭

民主曙光初現,好戲還在後頭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建制和泛民兩大陣營互有勝負,我們樂見不少新人參選並且獲勝,但最值得欣喜的莫過於投票率創下了47%的歷史新高。在政府自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去政治化」,和建制派刻意冷處理下,一個傳統上比較不受重視的地區選舉,竟然錄得近五成投票率,證明香港人的政治意識有所上升。

當大部分香港人還停留在「政治與我無關」、「民主不能當飯食」的思維時,社會上任何激烈的民主抗爭都很難得到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經過一場佔領運動,一班民主追求者赫然發現自己原來走得太前,一般大眾被遠遠拋離,造成了社會斷層和撕裂。先行者唯有停下脚步,甚至退後幾步,各自回到社區,從最基本的民主教育做起,去拉近與大衆的距離,社會才可重新向民主進發。

過去一年,香港的公民社會急速成長,一衆民間組織做了大量教育和文宣工作,透過網絡、街站、傳單等,試圖讓市民明白一個不民主的政治制度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包括住屋、福利、教育、甚至電視娛樂和食水安全。民主並非一個空泛的口號,而是爲了確保社會資源得以相對合理和公平地分配,避免被一小撮特權分子壟斷。當越來越多人明白政治對自身的影響時,就會開始關注社會議題,更重要的是開始懂得利用手中一票,行使公民權利。

不論選民投票給建制派或泛民,只要是基於自由意志作出抉擇,都應該受尊重。我們要做的是確保市民得到客觀完整的資訊,避免受到「語言偽術」欺騙。選民應該要知道候選人所屬的政黨或組織,在重大政治民生議題上的取向。以鉛水事件和TSA爲例,哪些政黨嘴裏幫市民,但到投票一刻總是站在政府一邊?哪些政黨支持不民主的小圈子選舉,而非爲我們爭取應得的真普選?當選民掌握越多事實,眼睛越雪亮,這些出賣港人利益的政黨就越難矇混過關。

今屆區選投票率的增加,確認了公民社會的努力,但這只是一個起步。今年香港有369萬登記選民,卻仍有超過200萬合資格市民沒有登記;在已登記選民中,撇除因自動當選而無法投票者,仍有165萬人沒有去投票。如何令這300多萬「沉默的大多數」出來投票,如何令選民識破保皇政客的真面目,是公民社會的挑戰。明年立法會選舉,事關重大,大家必須加倍努力,以行動影響我們身邊每一個人。

思言行 - 慎思敢言、以言赴行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