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上的麥卡錫

梁愛詩拒絕出席立法會解釋最近關於香港法制的言論,並拋出一個一般香港人不太明白的「麥卡錫」(政府中其實也相當多不讀歷史的官員,如前朝特首曾蔭權),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狂派的首領,大概能唬住一些市民。對於梁愛詩的說法暫且不作評論,先來看看歷史上的「麥卡錫」究竟是怎麼回事。

麥卡錫(Joseph McCarthy),美國共和黨員,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擔任美國參議員。他在擔任參議員期間,鼓吹共產黨已經滲入美國社會各界,掀起反共浪潮,使全美國陷入白色恐怖,眾多無辜受到牽連,此一風潮持續了不到五年即宣告結束,麥卡錫本人被免去非美調查委員會主席的職位,其行為亦以「有違參議院傳統」的名義而遭到議會譴責。麥卡錫的反共主張及行動史稱「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有兩大特點:

一,這不是麥卡錫個人的主張和行為,他只是代表性人物,當時的美國社會普遍存在恐共情緒,所以「麥卡錫主義」也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否則麥卡錫一人也搞不出甚麼花樣來,比如杜魯門總統在1947年頒布的《忠誠調查法》,並依此法令成立的「聯邦忠誠調查委員會」。

二,「麥卡錫主義」所針對的不僅是政客,而是社會各界的人,牽涉面非常廣,有時甚至是無的放矢的,受到牽連的除了有名人,如演藝界的卓別靈,科學界的愛因斯坦,還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美國人。

「麥卡錫主義」是時代的產物,雖然不健康,但也不是事出無因,當時是冷戰時期,兩極分明,美蘇之間各自均派出大量的間諜滲入對方,恐懼是理所當然的。時代雖然不同了,但目前的香港與當時的美國相比,共產黨滲透的情況未必好到哪裡去,無論是地面的還是地下的。地面的,我們看到中聯辦插手香港各種事務(尤其是選舉),不用懷疑,中聯辦裡面的全都是共產黨;地下的,政府首長和議會主席都是疑似共產黨員,也有已「出櫃」的地下黨員寫書揭露地下黨在香港的情況(梁慕嫻《我和地下黨》),或在電視上告訴你共產黨的勢力已經滲透社會各個界別(新聞透視:我是黨員)。

在這樣一個由共產黨實質掌權的香港,會出現「麥卡錫主義」的情況,就如一個男人要把自己的雞巴插到自己的菊花裡一樣難。香港既沒有《忠誠調查法》這樣的法令,也沒有非美調查委員會這樣的官方反共機構,根本沒有條件實行「麥卡錫主義」。就梁愛詩事件來說,也不是關於政治背景的審查,而是關於法律制度的爭議。

從「麥卡錫主義」在美國的失敗,我們也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的優越,這樣的社會就算犯錯,一時走向了偏激,也會自我糾正。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時代,美國也仍有媒體或個人敢大膽批評麥卡錫,不像今天的香港,主流傳媒的聲音越來越單一,反對政府的聲音一個個從主流媒體消失。而且在美國的制度下,「麥卡錫主義」並不能扼殺言論自由,麥卡錫能公審他人(至少他還是公審,而不像蘇聯大清黨那樣秘密幹掉異見者),他人也能公審麥卡錫,1954年的麥卡錫聽證會就持續了三十多天,主持質詢的不再是麥卡錫,而他正是受質詢的主角。

很多年後,蘇聯檔案解密,甚至證明麥卡錫並不是錯得離譜。時至今日的美國,依然有很多人覺得麥卡錫當年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麥卡錫主義」最大的錯,是打擊面太廣了,很多人都被牽涉進去。我們不是美國人,我們沒經歷過那段歷史,在今天的香港,堤防共產黨滲透,顯然比警惕甚麼「麥卡錫主義」要來得實際。

http://www.rapbull.net/posts/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