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特首提出每區會投放一億元的資金留作社區發展用途。當時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指出擔心公帑會「倒落咸水海」,因為建制派在區議會佔多數,怕資源到最後會「益自己人」或不知所終。在美孚,我們也樂見區議員努力為社區出一分力,提出建設鄰舍中心的建議。但諮詢過程中絕對有改善的空間,並非常值得各位街坊的關注。
說到負責營運橋底項目的機構是仁愛堂,誰不知原來美孚中有一位姓黃的區議員是仁愛堂的核心成員。當我發現這件事情,利益衝突等字眼馬上浮現眼前。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一個在本社區沒有出現過的機構會中標?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必爭,為什麼要由仁愛堂營運? 區議會及民政事務處是根據什麼準則去審批團體遞交的計劃書? 為什麼一開始的諮詢只是閉門造車,在區議會內討論,「埋門一腳」才要落區「聽民意」?
黃議員在區議會會議上有否就自己作為仁愛堂諮議局成員作出利益申報?我們嘗試尋找相關資料,但截至目前為止區會重點項目計劃委員會2014年12月4日以前所上載的會議記錄內,並没有黄申報仁愛堂職務的資料存在。這些疑點都需要讓陽光射進去,起碼要讓街坊有知情權,至少不會給予人一種硬來的感覺。從區議員的宣傳海報上看,鄰舍活動中心的建議是鐵定成功的,但他們好像忘記有關建議還未通過城規會。
對社區有益的事務,美孚家‧政必定會支持,但程序,公民參與度,程序公義等卻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情。
明天就是城規會就橋底鄰舍活動中心發展諮詢的限期,請各位街坊勇躍發表意見!美孚,你同我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