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梁耀忠:考慮轉戰區議會組別的原因

梁耀忠:考慮轉戰區議會組別的原因

距離今屆立法會選舉,尚有不足半年的時間,各個政團紛紛提出有意參選的名單,令我十分欣喜。原因是看到很多青年朋友投身參與。在我從政三十多年裡,一直認為只有人民的參與才能改變社會,而擁抱理想主義的年青人,更應該積極參與這個「議會遊戲」。縱使我們都清楚,這個「議會遊戲」充滿局限,或者說帶有一定程度的欺騙性。然而,就算客觀環境未成熟,戰場的規則非己所定,我們仍然不能逃避,因為不是看到改變的希望才努力,而是因為努力才有改變的希望。

三十多年前,當我第一步踏入這個「遊戲」時,就指出議會並不能有效改善民生,更難為人民帶來幸福,尤其是香港這個只有「諮詢」和「表態反對」功能的議會制度。1985年我第一次參選區議會選舉時的口號是「揭破議會的神話」、「將基層的聲音帶入議會」。我和「街工」戰友的態度,至今仍沒改變。我們反對功能組別、反對臨時立法會、反對官商勾結,亦反對在2010年通過的政改方案,當然其中包括了它的副產品──超級區議會的功能組別。然而,一定有人會質疑,既然反對超級區議會功能組別的設立,甚至質疑議會根本難以改變社會,為何仍要參與選舉?!

戰士沒有逃避戰場的權利,這只會讓你的敵人不費吹灰之力取得勝利。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戰場裡達成最大效果的戰略目標。

今年一月,我公開表示考慮參選超級區議會議席,放棄較為「穩陣」的新界西地區直選。因為,我認為這是對民主運動更為有利的選擇。

首先,我和「街工」的戰友一直堅信的是,任何選舉議席絕非一人一黨的「地盤」,香港民主運動經歷了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今日民主派的議席是這些努力的共同成果,任何支持民主運動的力量,都有責任盡最大的努力去保存它們,而且香港民間社會發展至今,雖然稱不上成熟,然而巿民已經有很強的意識,懂得利用手中選票,去影響、捍衛和爭取他們的權利。過去幾十年的民主運動絕非一事無成,也不是當權者(包括英殖民地時期)的恩賜,而是幾代人的血汗所得,或許不完美,又或並未完成,但今日的法治、公民權利、對弱勢社群的基本保障、以及有別於內地的鄙視特權的人民素質,都需要我們繼續去盡力捍衛。況且,這個畸怪的制度已經存在了,難道我們可以像駝鳥一樣,把自己埋在沙堆裏,扮作看不見,聽不到,全不去理會,由得這個被扭曲了的制度更能得逞 ?

我已經過了耳順之年,但我仍不服老,儘管體能每天都在提醒我,要遠離曾經最愛的馬拉松跑步。與我同時代的一輩人,有的已找到理想接班人,有的已宣佈退出成全後輩,而我也不知在這次立法會選舉後,會否繼續參選。然而,馮檢基和何俊仁在被建制派選舉機器重點攻擊下,失去區議會議席,三個超級區議會民主派議席岌岌可危,目前擁有區議員身份的立法會議員,只有四位,包括涂謹申、范國威、胡志偉及我本人。胡志偉已清楚表明,只會參與地區直選,餘下的只有我們三位。這個時候,我不得不考慮轉戰超級區議會組別。

眾所周知, 民主派和建制派都是坐二望三之勢,故第五議席之爭,勢將非常激烈,誰也難確保為囊中之物。而超級區議會選民數量龐大,覆蓋全港,不是稍有知名度的候選人,也難取得中間派的遊離選民支持,對奪取第三議席甚為不利。

希望民主派的協調能夠成功,我和「街工」的戰友也願意參與雷動計劃,為民主派的整體勝算作出最大努力,或許困難重重,但決不可放棄。就以超級區議會為例,如果民主派要力爭三個議席的話,民主派的出選名單只能三隊,並且候選人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具較高全港知名度;二、盡量涵蓋不同政治光譜;三、得到民主派內不同黨派的支持。

綜合以上三個條件,涂謹申、范國威和我相信是較適合為民主派爭奪三個議席的組合。因為我們的政治光譜,分別包括中產、基層及本土 ; 而選民對象則包括傳統泛民、激進、溫和、青年和年長。

廉頗雖老,仍能飯矣!更何況在這個民主力量世代交接的過渡期,我盼望更能促成這個力量交替。我轉戰的理由和建議,或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懷抱理想從政的人,倒希望將自己的理念、策略和思考公開,引起討論,並能造就更大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