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上水車站外的上水廣場,以及新康街一帶的石湖墟,是水貨客重鎮。
火車站外,熙來攘往的單車、高毐叫賣的小販、身手敏捷的水貨客、賣電話卡的商販和「日常」的市民。如果不看路牌,你還會以為這裡是羅湖。
和羅湖一站之距的上水,成為水貨客「重鎮」,由遠離市區的「邊緣」,變成中港融合政策下的「中心」。
區內居民年紀日漸年長,街坊昔日在上水置業,本以為是寧靜社區。在自由行政策下,這裡不再「寧靜」,區內租金不斷上升、社區承載力不足,奶粉、尿片和學位是區內居民的生活難題。
這個地區,在區議會選區分界上叫「石湖墟」。2007年至2011年,當區區議員是已退出民主黨的黃成智。
上一屆區議會選舉,石湖墟共有四人混戰,涉及政黨包括人民力量、民主黨、民建聯及自由黨。當時四人當時在選管會寄入屋的簡介是咁的:人民力量張淑雯頗為「大路」,爭取改善交通、福利、治安、教育及醫療等「大項」,基本上區區適用。民主黨周錦紹則稱要「再規劃」、「建美麗上水都會」。民建聯王潤強則放上參選宣言,稱要建設一個「更強」、「更美」及「更好」的新社區。倒是自由黨侯榮光夠具體,稱要完善石湖墟購物設施。
選舉結果,人民力量張淑雯453票、民主黨周錦紹1,210票、民建聯王潤強1,564票、自由黨侯榮光506票,民建聯當選。當屆北區區議會,只剩下民主黨羅世恩一名泛民主派議員。
王潤強是一名教師,在區內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教數學,2007年首次參選區議會選舉,及後成為上水中心委員會業主主席。他在2011年當選,被視為首個於私樓區當選的民建聯成員。他在去年的「 Merry Chrismax」橫額,寸錯字而被傳媒報導。今屆區議會選舉,將面對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的挑戰,連民建聯中人也表示,石湖墟此區「風險較大」。
「風險較大」的原因,除了因為石湖墟以私樓為主、曾屬民主黨版圖外,更要緊的是,這裡是水貨問題首當其衝的選區。林卓廷在選前以上水水貨監察組召集人名義發言,王潤強的名義則是一周一行關注組召集人。
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在2013年年中正式落戶北區,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他表示,自己居住在沙田,本來大可以選擇在沙田作地區服務:「民主黨沙田多樁腳啲,但揀北區就係希望多啲挑戰性,真係可以做返好上水。」
林卓廷對水貨的態度清楚,就是要加大力度限制。他說上水商舖租金日漸上升,不少小店均無法經營,做成惡性循環。他認為石湖墟需要新思維:「舊有做法唔work啦。」他的競選口號是「一齊做返好上水」,「區議員能力係有限,但有責任帶出社區問題。」林批評現任區議員王潤強和民意脱節。
對於日益嚴重的水貨客問題,林卓廷劈頭第一句:「內地人從事走水貨賺錢的,根本就唔係旅客啦。」他向當局建議「一年八行」取代現時的「一周一行」和舊有措施下的「一簽多行」。
近年本土勢力興起,矛頭直指水貨客及自由行所帶來的問題,本土派多次發起「光復行動」,林卓廷認為和「本土派」有異也有同。他表示民主黨是本土的政黨,會優先和站在本地民眾的立場處理問題。但林表示對排他和族群歧視有保留,認為思潮不健康,情況惡化令人擔憂。林強調「旅客太多」的問題在於政府,在應該針對旅客,反而一旦發現愈期居留及走私等罪行時應該向警察及入境署舉報。
至於石湖墟區內單車太多,點算?林卓廷認為泊位不足直接影響民生,當局應該研究增加單車泊位,如在東鐵站附近增加地底泊位。「高鐵幾百億都得啦,整個單車泊位場唔係唔得掛。」
現任區議員、民建聯王潤強點睇?
記者在街站「野生捕獲」了王潤強,他說「你問啦,我實答你架。」
王潤強認為水貨客問題是全港性的問題,「違法就要掃」,但他質疑水貨客「犯了邊條法先」。王表示香港人到日本同樣會購物,而香港是自由貿易,加上立法會「依加咁既情況」(拉布),立法有一定難度。王潤強向獨媒表示,最終要從立法規管水貨客,指香港人都有人做水貨客,所以必須立法起阻嚇作用:「例如要開咗包裝先可以出入境囉。」他又支持興建邊境購物城,並指香港有近50萬人靠旅遊業「搵食」,除非能「分到邊啲係遊客邊啲係水貨客」。
談到本土派勢力的興起,王潤強認為他們能給予政府一定程度的壓力,從而必須回應市民訴求。「有啲官員真係我地點講,都唔睬我地。」
不過王潤強希望示威人士都要明白香港是「和諧社會」,呼籲他們都要體諒不少商舖「係靠呢啲搵食」:「商舖都係做正當生意,點解要受到衝擊同不禮貌對待呢?」他指該區金舖的舖租「其實唔平」,要落閘的話對生意其實很大影響。
他表示自己曾提出要求改建上水站:「點解沙田可以擴建,上水就唔得?」,建議增設不同的出入口作分流。「上水站起多層都得啦!」他批評有政府官員思想落後。談到承載力的問題,王潤強指「北區係,全個香港就唔係。」
王潤強早前曾表示,在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後,水貨問題有舒緩。他批評「光復上水」行動只會趕走真正遊客,對解決水貨問題無幫助。
上水火車站的另一邊,是彩園選區,擬出選者是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的梁金成,面對的是民建聯蘇西智,這兩場選舉,或會是北區居民在水貨問題上的公投。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