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社福界侯選人:
少數族裔在香港學中文的困難相信對大部份的人都不是新鮮的事,而學不好不是因為我們「懶惰」或「從來不覺得中文重要」,而是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教的從來都是最淺易和基本程度的中文。在社福機構工作多年的我們,所學到的中文溝通比在學校所有學年加起來的還要多,服務自己社群時亦感受到作為社工的責任及使命感,因此各自從不同院校修讀了社工課程,相繼在前年及今年註冊成為社工。
只能聽說中文但讀寫能力欠奉的我們,讀社工的過程不容易:即使轉商學院的主要教學語言為英文,但像社工這些實用性的科目,除了筆記及簡報外,老師及與同學堂上的講解及討論都以廣東話為主。大多學院把英文設為學生必須修的科目,但卻沒有一間大專提供予少數族裔學生提升中文能力的課程,尤其是已有基本中文水平而想繼續提升的中文科。即使不易亦覺得要捱下去的原因,不只是想畢業後「幫自己人」服務少數族裔,而是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希望以社工的身份為香港不同有需要的人服務;相信這不只是我們的抱負,而是所有修讀社工的人的初衷。
可是當我們實習時或畢業後,在接觸主流社會服務的期間,發現即使我們的中文聽說能力足以流暢地與服務對象溝通,阻隔我們在這些主流機構內服務的卻是一份又一份只得中文的機構行政文件、表格、甚至會員登記表,令我們在選擇實習機構的機會少之又少,更遑論畢業後的工作機會。
這都是我們在星期一(8月29日)參與由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社協)所舉辦的「2016立法會社會福利功能界別選舉論壇」時想表達給社福界候選人的事。可惜明明社協一早知道有不不諳中文的參加者,並已通知候選人有少數族裔會參與,主辦單位仍以欠缺資源及人手為由,不提供英文翻譯及英文版的討論文件,更有候選人表明「如果我用英文答,大家聽唔明,我又要用中文講多次,咁咪無謂」。
這都是將來有機會代表社福界入立法會的代議事,為香港所有不論膚色文化語言市民的民生議題作政策建議及討論,及有機會接受英文媒體或外國傳媒訪問的「準立法會議員」;在一個十二年免費教育下,英文科為必修科的香港社會,即使不操流利英文,只是希望他們或台下的社福界別工作的參加者,嘗試部分以基本英文解釋及對話;就像大家常鼓勵中文不熟悉的我們所時說的「中文唔好唔緊要,最緊要肯講」,是太苛刻的一個要求嗎?
香港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所以服務提供者要具備中文能力這可以理解;但香港亦不只是一個只有華裔居民的地方,現時不完善的教育體制下不是每個非華裔人口能以中文溝通。當少數族裔居民拿著香港身份証走入服務香港人的機構,理所當然地希望使用社會服務時,難不成他們要因為機構只用中文作宣傳及文件的語言,或同事欠缺英文能力,而無可奈何地在沒有任何幫助下黯然離開?
有候選人在政綱中提及推動「少數族裔社會服務主流化」,意即希望少數族裔市民能融入主流社會,平等地享用現時的社會服務及與華裔居民相處。現時服務的趨勢下,社工畢業生不是因為「主動選擇」才會遇到少數族裔服務使用者,而是無論在任何服務下都有機會接觸到少數族裔居民。除了依賴每間機構聘請一個少數族裔同事來處理所有有關少數族裔服務外,服務機構準備英文表格及文件、提升社會工作員的英文水平及能力、以及在學院所接受有關認識少數族裔的文化敏銳度學科,令社工投身社福行業提供服務時能儘早準備才是上策。
亦希望社福界候選人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地尊重本地少數族裔居民。
祝 競選順利!
一班少數族裔社工 敬上
Arif Abbas
Jeffrey Andrews
Sadia Bibi
Ansah Ma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