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我也相信在選舉投票中,純粹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不用理會配票策略或參考民意調查,就可以了。但在投票過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多次落敗,除了選票被浪費掉之外,也間接導致一些令人討厭的候選人當選,讓我感到非常後悔。
即將在2月28日舉行的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其實並非一般的立法會選舉,而一場因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退黨和辭職而衍生出來的選舉。如果你認同「政治倫理」的話,這一席理應繼續由公民黨的候選人填補,並無懸念。
可是,現時有兩名「民主派/非建制派」候選人參選,分別是公民黨的楊岳橋和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作為「民主派/非建制派」的支持者,在投票前應該思考甚麼問題呢?
首先,這次新界東補選與一般立法會選舉的「比例代表制」不同,而是一場「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就好像區議會選舉一樣,同一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席,獲得最多選票的候選人就會當選。因此,我們在投票前要考慮更加多,不能夠純粹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因為「民主派/非建制派」的票源一旦分散,「建制派」候選人便會當選,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有時候,在選舉投票中,我們並不是要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而是為了阻止某個你最討厭、最不能接受的候選人當選。在今次新界東補選裡頭,如果你是「民主派/非建制派」的支持者, 那麼「不能夠讓任何一位建制派候選人當選」就是你最高的原則。
要阻止大熱的建制派候選人當選,我們只能夠集中票源於同一名「民主派/非建制派」候選人。換句話說,我們要於楊岳橋與梁天琦之間二擇其一,預期勝算較高的一方,都應該值得我們支持,而不是純粹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
在投票之前,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一)公民黨候選人楊岳橋,有民主黨、公民黨、工黨、民協、新民主同盟、街工、人民力量、社民連等25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支持,而本土民主前線候選人梁天琦只有獨立的立法會議員黃毓民的支持。
(二)參考2012年立法會選舉結果,「民主派」參選人(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新民主同盟、人民力量和社民連)於新界東的總得票有54.99%,約255,563票。粗略的預測,假設相對較溫和的民主黨、公民黨、工黨和新民主同盟的支持者,今次全部投票給楊岳橋,他將會得到約36.41%選票;相對較激進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的支持者,今次全部投票給梁天琦,他將會得到約18.58%選票。
(三)參考2015年區議會選舉結果,與本土民主前線理念最接近的熱血公民,6名參選人全部落敗,而城邦派的2名候選人同樣全部落敗。相對較激進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的15名候選人,只有1位勝出。這反映出旗幟鮮明的「激進派」,是難以在「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中獲勝。而今次的新東補選,共有兩名「民主派/非建制派」候選人參選,「激進派」的選情只會更惡劣。
(四)參考最近的民意調查。根據傳媒報導,新思維曾兩度進行新界東補選民調,每次民調約訪問1000人,首次結果依次是楊岳橋、周浩鼎,第三是方國珊;第二次民調結果是周浩鼎、楊岳橋,第三是黃成智。另外,亦有消息指中策組的民調顯示,支持周浩鼎的比支持公民黨楊岳橋的稍為佔優。
最後,筆者想再次強調,在選舉投票之中,特別是「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不能夠純粹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我們要思考更多,否則會浪費掉你的選票,間接讓你最討厭的候選人當選。
#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候選人:劉志成、黃成智、周浩鼎、梁思豪、方國珊、梁天琦、楊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