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事件,如果從居民運動及香港政治的歷史看,是一場悲劇。
不管你對領匯事件的立場如何,不管你是否喜歡盧少蘭及張文慧,也不管你對公共房屋政策的看法如何,你都不能忽視一個歷史背景:反對領匯上市行動,其實是香港居民運動的一部份;獅子山下,不只有歌曲及電視劇中的溫情,也有幾十年居民運動的團結與奮鬥,爭取更好公屋設施,更好的房屋政策,例如反加租及爭取房屋資源,這都是基層市民爭取公共福利的運動。
同一時間,政府經過十年建屋計劃後,一直籌謀減少對公共房屋的支援,先是房委會的財政獨立,出售公屋,鼓勵自置房屋,然後是把商場及停車場賣給領匯,成立信託基金上市,然後是甚麼?用光了二百多億後便停建公屋或全部賣光嗎?... ...,過去幾十年居民組織及學者都在批評及抗議政府及房委會,他們從來沒有陰謀,只是我們沒有留意他們的社會公義訴求。
香港人不愛歷史,所以才會把反對領匯上市的人,視為一連串陰謀詭計;否則,即使反對,也應是批評回應居民運動的訴求,而不應是陰謀論,或「阻人發達」這麼簡單,更不應把買股票等同社會公義。
香港人忘記歷史,也忘記了民主黨及民主派在這件事的歷史角色;七、八十年代的居民運動裡,少不了民主派的份兒,當中不少成員都曾是中堅份子,居民的蓬勃社會行動,是八十年代的壓力團體政治的根源,也是參政社工的誕生地,新任民主黨主席李永達便是一個例子,民協的馮檢基亦是一例;可是,當今天的居民運動正展開一場反對變賣公屋資源的運動時,當年的組織者及運動參與者,又是甚麼姿態?
民主黨支持領匯上市,反對延遲上市。而民主黨議員單仲楷,則是房委會委員,他一直呼籲盧少蘭不要再上訴阻止領匯上市。現在上市擱置了,輪到主席李永達出來揶揄政府幾句,要求充份諮詢,好像整件事與己無關,自己格外高明。
當居民運動被矮化與醜化時,看不到民主黨中有任何人出來為他們辯護,因為他們忘記自己的歷史,當協助居民的社工張文慧被人斥為搞事份子,看不到同行李永達出來講半句公道話,大概因為今天身份及屁股位置變了;民主黨以及不少民主派,在這漫長的居民運動之中早己離隊,他們在公屋資源的爭議中不是缺席,而是在大家不知不覺間換了位置,左閃右避地幫助政府完成各項私有化計劃。
反對領匯上市的人被罵得這麼慘烈,恐怕是民主黨以及其他民主派人士緘默的結果,也是居民運動被政治邊緣化的結果。
一月一日,李永達等民主黨人遊行反對官商勾結;但大概明年某一天,在民主黨的護航下,領匯終會成功上市,催生一家巨型財團;也許若干年後,不少前公屋居民運動組織者,會親手葬送香港的公共房屋--一片孕育他們政治生命的地方。
這些悲劇,不是沒有悲情,只是有人選擇忘記。
文/葉蔭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