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舍輔導會昨舉行緊急全體員工大會,交待由專責委員會跟進的財務狀況及裁員事件的報告。總幹事董志發已經辭職,報告也披露,過去3個年度該會均發放一次性的員工獎勵及福利共7,700萬元;機構自2015年7月起,調整職級結構及薪點,跟隨政府薪級點,每年額外新增開支約1,400萬元;同時,機構自2015/16年起,陸續增聘人手及開展短期服務,年度推算相關人力開支為3,360萬元。
董志發過份慷慨?!
7,700萬,再加1,400萬,是一個大數目,驟眼看是大花筒了。不過,若大家熟識社福界的整筆撥款制度,就會知道7,700萬本身是來自社署以職薪點中位數撥款與實際員工薪金支出的差額。有這個差額,社福機構就會有盈餘;但是,這筆數目很大可能是由於機構壓低員工入職薪金,又或加上剥奪員工的增薪點,才能累積起來的「儲備」。
換句話説,若機構把「儲備」向員工發放,這只不過是「物歸原主」,而並非甚麼特別慷慨之舉!當然,事後孔明,7,700萬可能太多,但社福界是要問,為何7,700萬仍未足夠?是鄰舍「計錯數」?還是社署「限住條數」?
董志發愚蠢?抑或是整筆撥款制度蠱惑?
3,360萬,是開展短期服務的支出。我們在另一篇文章(註一)已指出,這等短期服務有開展和存在價值。舉例說,鄰舍有一個叫「光.影.敘」計劃,讓青年人透過故事與微電影分享,並以敘事實踐為骨幹,陪伴青少年重拾生命中被遺忘的精彩故事,抗衡主流社會的規條;另有一個新服務項目是包含文康體藝的「生涯規劃」,協助青年追求人生理想。
誰敢說鄰舍開展的新服務是沒有存在價值?問題是,社福機構就算見到社區有新服務需要,也未必敢動用儲備聘請大量人手,在現有服務上增值服務的深度和闊度。說整筆過撥款制度有彈性,夠靈活云云,通通也是漂亮說話而已!鄰舍開展新服務而換來赤字,是冒險為受眾?還是純粹計錯數?我們不得而知,但卻知道,羅致光不應袖手旁觀,單單說句「機構高層管治能力不足」就了事。
整筆撥款+機構管治能力低=大災難
羅局長和林鄭特首,經常掛在嘴邊,說整筆撥款問題只不過是機構管治能力問題。整筆撥款本身削弱了社福機構的穩定性,本不可取,只是羅局長和林鄭特首作為當日推手,力撐到底;機構管治問題,則是一個獨立的事宜。試想想:當總幹事獨自一人決定裁員100人, 不向董事局報告,而董事局成員又「謙稱」自己是義務當董事,不理不聞總幹事的重要決策,那問題只是遲早出現之事。
「整筆撥款問題=機構管治問題」,這是騙人和掩飾的算式。
「整筆撥款=同工不同酬+人手編制失衡+服務穩定性下降」,這是業界現況。
「整筆撥款問題+機構管治能力低=大災難」,這是可預測的算式。
總結
鄰舍1位高層辭職並非重點;21服務項目、52名前線同工和他們的服務使用者才是重點!再用上述新開展的服務為例,本來是協助幾十位青年人追求理想,現在服務項目截斷了,青少年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被硬生生截停了,怎麼辦?剛完成渡海泳、今天慶生的羅局長,你的生涯規劃非常好,你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