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雷鼎鳴的一篇叫《佔領運動後檢視年輕人收入分布》的文章,我有點困惑。雷鼎鳴作為經濟學教授,為什麼他的見解,看上去會如此偏頗的呢?
首先,他提出四項觀察,了解香港年輕人的收入分布。
其中一項觀察十二分吊詭,雷鼎鳴以1993到2013年全職工作人口收入的中位數比較年輕人收入的變化。從這項數據看,得出結論是,大學生今天的起薪點,在扣除物價因素後,與20年前並無多大分別。如果以中位數看,就是如此。
但是,中位數有個缺點,就是看不見頭和尾。其實如果要更全面檢視年輕人收入變化及收入分布的變化,其實看完中位數比較年輕人收入的變化,再比較一下最低收入那25%人的入息中位數,同最富有那25%人的入息中位數,1993到2013年之間兩者變化,不是更能呈現收入分布的變動嗎?
其後雷鼎鳴又用「變異系數」來證明香港的貧富差距一向巨大,但無惡化。可是,根據常用的堅尼系數,香港堅尼系數由1971年的0.43,升至1981年0.451及 1991年的0.476;到1996年更上升至0.518。 統計處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蒐集數據,最新堅尼系數為0.537,較2006年的0.533升0.004,較10年前上升0.012。這明顯是惡化。然而,和「變異系數」反映的不一樣。傳統上看所得水準差距不是看標準差也不是看變異係數,而是看堅尼系數。雷教授卻嫌麻煩,偏要拿「變異系數」說法貧富差距無惡化。我很想知道,如何證明「變異系數」比堅尼系數更可信?
最後,為什麼雷鼎鳴好像總是認為青年人都不現實,是只懂埋怨的憤青,但事實是這樣嗎?他們至少勇於爭取,敢用行動尋改變。他們至少知道,什麼是靠政府,什麼是靠自己爭取的。你看不見努力進修的青年人嗎?
年青人當中追求「後物質」價值又是否必然輕視金錢收入?有多少年青中產追求「後物質」價值同時亦有足夠金錢收入?。而且,根據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現代青年追求比起賺錢食飽更「高級」,滿足青年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一個理由是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在物質生活上過得豐足的人,會認為個人進步,自由、政府所給予的公民權等比較重要。就算年青基層輕視收入,亦不等於要福利補貼欠下債務,不是人人都屠求高消費生活的。
他認為一生的總產值便不會低於其消費總值,也就不算是社會的寄生蟲。何謂社會的寄生蟲?我認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就不是寄生蟲。總產值便不會低於其消費總值,也就不算是社會的寄生蟲。我很想了解,怎樣量度總產值?GDP?如果是的話,它能量度真正的總產值嗎?能量度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嗎?義工、主婦也是服務,也算是生產,但根據GDP量度到嗎?
何謂貢獻?貢獻根本不能從金錢及收入量度。收入及薪金只不過反映你的崗位在市場上有多大需求,你收入比較多,只是因為你在市場上成功奪取更的資源,不代表你貢獻大。資本家和中產透過市場活動給予基層就業機會,但無基層和不同崗位的下屬,他能安享地位與財富嗎?沒有基層當最前線但不受歡迎的工作,社會如何運作?預防瘟疫基層清道夫難度沒高薪的人貢獻大嗎?沒有基層清道夫,大可能早已帶走你的性命,你能在衛生的環境享受健康的生活嗎?就算社會運動推動社會制度的進步、音樂人也是為社會生產音樂吧,大家只是在這社會不同位置上各司其職,我不認同將貢獻和市場價值扯上必然關係。就算清道夫一生清貧,因醫藥使用福利補貼,欠下債務,也不可以說他是寄生蟲吧?
可能是我的價值觀偏向左翼吧,恕我不能認同雷鼎鳴的觀點。就算雷鼎鳴身為教授,也不一定凡事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