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短評:民主黨與民意變化

政治短評:民主黨與民意變化

(2015年5月14日)

一、今日民主黨何俊仁低調宣布暫緩辭職公投,暫時不見有強烈迴響。事實上,何就算想高調也不行,因為民主黨的地位在雨傘運動及三跑後已經急速下跌。很久以前已經說過,民主黨在二零零三年已經錯過最佳的改革時機,現在非建制派選民不滿的早已不是民主黨的發展方向及決定,而是阻礙發展的那一輩老政客。從這個角度看,何俊仁不可能成功(包括引起社會注視及在泛民重奪領導地位),因為他存在本身已經是失敗。

二、從何俊仁的角度看,他大概認為自己在雨傘運動後已經踏前了很大步,但這一步在非民主黨人的眼中仍然是微不足道,而民主黨內部有人認為仍不夠(新的「少壯派」),另一方面相信公開撐「袋住先」的民主黨人則認為根本無需要走這一步。區議會選舉在即,民主黨仍在公開跳探戈,似乎他們很有可能要面對重大挫敗。預計民主黨在這次大敗後會立即衰落,情況有如在去屆立法會選舉敗陣的公民黨。泛民傳統大黨正式走向末路,泛民一方的內部力量變化將更快速,對建制派、政府及泛民各方都是一個重大挑戰。

三、Now 委托三間大學進行的滾動民調顯示,第一次調查顯示有近半被訪者支持「袋住先」,我認為這個數字危險,因為近半支持者,而且多於反對,仍有足夠理由讓民主黨轉駄。我仍然認為民調(市民意向)是民主黨上一次轉駄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不可能知道民主黨轉駄的門檻在哪裡,但民調方向與民主黨的動態不可能沒有關係。雖然最近的民調數字顯示支持「袋住先」的人數下跌,但我認為現階段仍處於一個令某些民主黨人心動的水平。

四、很多人都期待該滾動民調出現「死亡交叉」(反對「袋住先」的人數首次多於支持),我也期待,只是我關注的不是這個趨勢,而是為何支持「袋住先」的比率會明顯下跌。從網民的角度看,當然認為政府的宣傳有不足,但在大部份人眼中又如何﹖這個原因能否解釋這個跌勢﹖我有疑問。我反而認為支持「袋住先」的人沒有堅定信念,因此可以在沒有大事發生的情況下有如此變化,而我們卻沒有人去研究他們的心態。現時很多人嘗試用「策略」心態去分析局勢,但似乎我們在這方面還有極多不足,例如分析方法與資訊。

五、出奇地,今日我們沒有討論何俊仁,卻在不斷反駁、攻擊一個沒有地位又沒有影響力的屈穎妍。我們現在話題有很大的隨機性,而中央、特區政府只要找幾個醜人就可以「操控」這種隨機性(不停找醜人說一些低能的話,總有一兩個會成為熱話),結果我們很難在這個快速多變的隨機世界裡建立較鞏固論述與集中攻擊。

六、民主黨時候給公眾一個發展的路線圖了。劉慧卿與何俊仁已經六十三歲,司徒華宣布不再參選立法會時大概七十三歲,艱道他們打算再做十年﹖民主黨要比特區政府做得更透明、更開明、更有改革氣息才有說服力。當然,我深信民主黨不會這樣做。

Facebook Page: 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