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抗議會敗壞,乃市民之任

二零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立法會開始審議財政預算案修訂案,亦為香港第三次立法會拉布戰展開序幕。滿存分歧的社會又再次走向兩個相反的極端。拉布在香港重複出現第三次,引來市民非議。然而,當我們指責那些「滋事」的議員,又何曾了解過他們的動機?

三次拉布,正顯示議會架構失衡。進行拉布的議員多次表明這是一種議會抗爭的手段。當然,「議會抗爭」一詞我們並不陌生,由社民連剛組成時,已揚言要進行議會抗爭,但香港市民看來至此仍不懂議會抗爭的目的。當時代演變,而我們繼續在井底生活,依舊堅守和理非非的原則,香港又怎會有出路?說到拉布,便要先從立法會架構說起。立法會現時分為功能組別議員及民選議員。功能組別中以行業分類,並由與該行業相關人士選出,因此被人指責缺乏代表性,未能代表整體市民。這也並非立法會最令人垢病之處,最垢病處為分組點票制。雖然立法會有一半的議員是民選議員,但根據議事規則,議案需要分別獲得民選議員及功能組別雙方同時過半數同意才能通過。大家再想深一層,功能組別中的地產界,商界等組別,又怎會公然向政府作對,而且他們大多與政府官員有密切聯絡,令立法會成為「投票機器」,形同虛設。

對民選議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困局。帶著代議事的身份,卻只能淪為投票機器的配襯品。當為市民著想的議案一次次地被否決,作為議員,下一步棋到底應如何下呢?激進民主派於是採取了拉布的手段,去顯示其議會不公。大家都以為激進派是在表示對財政預算案的不滿,然而筆者認為引起市民關注才是其最終目的。在筆者眼中,財政預算案只是一個契機,讓立法會受到市民注意。現時香港人經常被認定政治冷感,大家試問,又有多少人理會立法會?立法會身為香港三權之一,身為監察政府的機關,淪落至此。拉布,並不能扭轉棋局,但已是議員們的唯一一步棋。

那麼拉布是真的對社會有利麼?非也。坊間一直有指拉布造成財政緊絀,筆者並不反對。根據去年經驗,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全部修正案的審議程序。對政府新制定的計劃不單至造成延誤,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日常開支,單是公務員薪金,一旦延誤,整個行政架構都難以維持。再者,那班激進派的議員心中真的懷著那麼偉大的政治目標嗎?筆者不相信,在香港這個不理政治的社會,還需談甚麼政治目標呢?在他們心目中,總會有一份私心。只要拉布戰開始,就會有愈來愈多市民留意他們。在梁班子極低的管治威信下,市民就像蒙上雙眼,只要落力反對政府,就會獲得支持,在下一場選舉中獲得更高票數。

這是自相矛盾嗎?不是,筆者的確相信拉布是議員們能夠下的唯一一步棋,但並不是最好的一步,因為下棋的人根本不應該是議員,而是廣大市民。議員,一直都是代議事的身份,只不過是代表市民發聲,但那就代表市民可以對社會不負責任嗎?既然是市民把代議事的權力交給民選議員,但現時議會卻不能實行監察政府的能力,市民理應把權力重歸自身,為自己發聲。當然,市民聲音微弱,加上政府漠視民意,以上說法或許只是空中樓閣。因此,筆者相信,真正的轉機,就唯有寄望政改中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寄望市民的眼光得以雪亮,看清議會中的真正「暴力」,取消分組點票制,令市民之聲得以由議員表達,重整立法會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