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於1999年制訂「香港社會發展指數」,集合本地及外國專家為香港發展一套客觀、科學化的指標系統,追蹤本地的社會發展進程及評估本港整體社會和經濟的需要。首份報告於2000年公布,其後每兩年發表研究結果。今日發表的是第九份報告,主要闡述2012年至2014年香港的社會發展進程。社會發展指數由47項指標組成,涵蓋14個領域,例如經濟、環境、政治參與、人身安全及文化科學等;同時分析5組社群的發展,包括婦女、低收入人士、兒童、青年及長者。研究單位將1991年的標準化社會發展加權指數定為100,藉以比較各年的發展趨勢。
整體社會發展指數由2004年的160升至2014年的205,顯示香港社會發展穩步向前,今次公布的指數較上次有4.6%的升幅。至於在14個發展領域中,12個錄得正數。「經濟分類指數」持續增長,2014年錄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近10年新高,但基層市民即使工作時間長,卻未分享到成果,這反映於「房屋分類指數」持續倒退、實質工資下跌及成人自殺率回升。
住屋開支高 影響基層生活
「房屋分類指數」自2008年起急劇下跌,由2008年的86大幅跌至2010年的-5,然後再由2012年的-106倒退至2014年的-238,情況令人關注。房屋分類指數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屋輪候人數不斷增加,2014年有248,100人輪候公屋,較2012年的189,500人多逾三成,平均須輪候超過三年才能獲分派公屋。至於2014年住屋開支佔住戶總開支的比例亦達到32.8%,顯示巿民在住屋開支上的負擔愈見沉重。
未有公屋支援的低收入家庭處境值得關注,根據政府統計處調查,貧窮劏房戶的房屋開支於2014年佔整體開支逾四成,比一般劏房戶的房屋開支比例為高,這大大壓縮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開支,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政府一直以覓地興建公屋作為支援基層應付可負擔適切住房的政策,缺乏中、短期的措施。2015年的「輪候公屋申請人數目」及「住屋開支佔住戶總開支之百分比」繼續上升,預計房屋發展指數愈見倒退。
「低收入」社群指數在5組社群研究中唯一出現倒退,繼續處於負數水平。雖然低收入家庭的住戶人數及失業率錄得下降,反映近年政府扶貧政策及經濟好景的正面影響,但由於實質工資指數下降,及露宿者人數上升,令低收入人士的狀況倒退。露宿者人數錄得上升,與「房屋發展狀況」變差相吻合,反映房屋問題已成為香港貧窮問題的結構性因素,影響低收入社群脫貧的機會。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長者發展狀況整體錄得上升,但獨居長者人數及長者自殺人數上升,反映部份長者狀況並不理想。雖然居住在低收入住戶的長者佔整體長者人口比率錄得下跌,但仍達31.4%,反映即使政府推出「長者生活津貼計劃」,仍有3成長者屬貧窮長者,因此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刻不容緩。
工作壓力大 自殺率上升
「衛生健康發展指數」亦見下跌,其中一項原因是成人自殺率上升。每十萬名20歲或以上人士自殺率從2004年高位持續回落,但至2014年不跌反升。根據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在2014年的服務數據,求助者中,主要困擾的問題為工作(職業)及精神問題。根據香港嶺南大學多年來進行的「香港快樂指數」調查,工時較長的人士較不快樂。2015年的調查亦發現,每週工作逾60小時者,其快樂指數低於全港人士的平均指數。工作壓力、長工時及財政壓力仍是導致香港人不快樂的主要因素。
雖然家庭團結指數略有改善,但仍錄得-148,其中一項原因是離婚判令數字仍在歷史高位水平,只由2012年21,125宗微跌至2014年20,019宗;在同期,居住於單親家庭的兒童佔總兒童人數的百分比亦只由8.9微跌至8.5,反映單親家庭愈見普遍,政府須特別關注生活在這類家庭的兒童之需要。
社聯促請政府:
安居、扶貧及安老
- 繼續覓地增加公屋供應,並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市區重建,增加市區出租資助房屋的供應;
- 在公屋以外尋求其他政策出路,以照顧基層在可負擔適切住房上的需要,例如優化私人租務市場、改裝政府空置物業或利用市區非住宅用地提供臨時過渡性住房等;
- 檢討現時綜援下租金津貼安排;
- 檢討香港稅務政策,增加累進程度及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以縮減貧富差距及社會矛盾;
- 落實全民退休保障,令長者可安享晚年。
為社會紓壓及帶來希望
- 增加公眾人士認識精神健康和處理壓力;
- 推動標準工時立法及家庭友善的僱傭政策;
- 以先導計劃設立「親職協調支援隊」,為離異家庭提供專門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