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們想留住的究竟是甚麼?

我們想留住的究竟是甚麼?

原文刊於此

文:香港之子

今期編者的話說「在這光怪陸離的香港,從環境以至整體文化,皆高舉金錢與速度,本就難容下那些溫暖人心的事情,那些潛藏生活角落的美好點滴。可以預見,『曇花一現』的事只會越來越多。我們能做的,只是以文字封存一些記憶,藉此讓大家多加留神,更積極地趕在失去前改造整個大環境,不要只在最後一刻,才以平版的照片、蒼白的語句,去消費物事僅餘的生命。」

若論香港所失,腦海首先浮現的,是香港的很多集體回憶,以至本土特色和文化。香港失去了的包括皇后碼頭、街道文化(街道的社會結構本身也在消失吧)、有社區特色的居住環境……筆者在構思之時也圍繞著這個回憶的方法出發,嘗試尋找香港失去了的事物,甚或一些集體文化的象徵。

筆者自覺難以突破思考的框框,於是在中學密友的whatsapp group內集思廣益,得來的答案使我吃了一驚──一位(應該下地獄的)中大政政朋友回應道:「獅子山下精神」(這個答案大概不應出自一個就讀於專出左膠之中大政政的學生口中。哈哈,以偏概全的確很危險)。筆著的思考隨著這個驚嚇走上了軌道。

自2002年梁司長(/2017候選人?)在預算案結語最後一段引用《獅子山下》歌詞起,彷彿社會的共識就是獅子山下精神就是香港精神。在近幾年,社會的一部分(尤其是商界和富商)又真的很喜歡說香港人失去了獅子山下精神、香港人不再拚搏云云。每當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立法的問題走上社會的議事台、每當工潮的怒火爆發、每次財政預算案各界要求扶貧滅貧,這種論調都會重複地一再被提起。2010年起,一個由盛智文牽頭,名為「香港精神」的機構更開始舉辦年度「香港精神大使」選舉,以弘揚「『逆境自強』、『拼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刻苦奮鬥』和『關懷互助』」一系列香港精神。

以當時的時代背景,香港正處於半個世紀以來難得出現的低潮,港人面對的是金融風暴後的爛攤子、八萬五做成的負資產、股市持續低迷、政府更面對巨額財政赤字;在那一刻,加稅開源是天方夜譚,大刀闊斧在政府內部減薪節流對梁司長而言別無他選,梁司長引用歌詞,希望香港人一同「面對困難時,都選擇咬緊牙關,抬起頭,踏實苦幹」,也無可厚非。

獅子山下精神指的是50-90年代香港人一直在逆境下憑「拼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和「刻苦奮鬥」(老實說,若果沒有SARS,「關懷互助」令人難以信服,頂多就是一同搏殺的意思),昂首走(熬)出新天地。說穿了,背後的三大元素就是「使用任何方法」、「捱」(必然的方法,與其他方法並行)和「發達」(目標)。

先不論單是「捱」的生活對需要「捱」的人來說是否公平,用任何「方法」來到達「發達」這個獅子山下精神的目標本身就可圈可點了。

在50-80年代,香港的社會基層機構相對簡單,在權貴和基層普羅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沒有甚麼人口填充,因此對大量的戰後基層嬰兒而言,機會處處,憑「捱」走過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前景是可能的。不計算少量權貴子弟,對大部分基層普羅的新一代來說,「發達」的機會是均等的,只要努力去「捱」,總有出頭的一天。同一份精神一直支撐香港的發展,直至九零年代中期,也沒有出現甚麼問題,甚至可以說在香港的發展過程中居功至偉。

但自從九零年代末和千禧年代起,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後,社會的不同階層皆充滿了不同的人,經濟上的中產階級開始成形,要往上爬,除了要等待年資階梯的推進,更大的挑戰,卻是來自同齡,但憑家庭背景贏在起跑線上的(這裡並不是指起跑的遲早,而是可用的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同齡人(成功需苦幹的例子)。即使我們假設沒有利益輸送的存在,然而,家長也總會(「使用任何方法」)盡量協助自己的子女,資本較強的年輕一代,憑更好的教育(包括家長本身的見識和教法)、更全面的人際網絡、更多來自父母和父母朋友等的機會,先天競爭上就存有優勢。

使獅子山下精神能運作的大前提,就是對所有人公平的機會。若然有人拚盡九牛二虎之力,仍然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誰還有「捱」的動力呢?付出多倍努力仍只獲得相對而言少得可憐的回報,對先天劣勢的人絕不公平。他們跟上一代人一樣「拼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和「刻苦奮鬥」,但就是無法取得同樣的成功。

諷刺的是,由於獅子山下精神跟競爭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上一年代的社會結構下能促進公平競爭的極端自由市場和不干預主義,也因此成為了獅子山下精神的一部分。在今天,若然任何人提倡透過稅收(並非針對企業而是針對個人)和福利等方法來推動平等機會和權利的體現,換來的答案自然就是「共產主義行不通」(但其實措施跟共產主義差天共地)、「別把香港變成福利國家」(但其實香港一直走的是低稅制的福利資本主義)等等的答案。最荒謬的是,中小企竟然跟大財團聯手,令本身目的為保護中小企的競爭條例變成徒具其形的無牙老虎。然而,只要細心思考,不難洞察極端自由市場和不干預主義在那個年代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開放的社會結構。但經濟起飛之後,社會結構變得緊密而難以突破,家庭因素的優勢明顯,極端自由市場和不干預主義自然地反而扼住了公平競爭的咽喉,獅子山下精神就無法運作了。(難得的是,不少網民竟然可以一方面抱怨先天劣勢不公平、另一方面仍堅守新自由市場的經濟思維。)

今期我們談很多失去了的事物,但他們逝去的原因是甚麼?街道文化、有社區特色的居住環境的褪色皆源自地產霸權,歷史文物的消逝除了跟地產霸權脫不了干孫,也跟政府「使用任何方法」但求「發達」的獅子山下模式思維有關。而地產霸權,本身不也是地產商「使用任何方法」但求「發達」的產物?地產商即使「發達」了,當然仍想賺更多,仍想子女也「發達」喔!老實說,政府屢屢封殺,地產霸權應付自如,也是「『逆境』自強」「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的表現喔。對商界來說,能發達又不犯法的,為什麼不做(其實在法律框架下盡可能賺錢又的確是企業在社會中的角色。所以社會責任理論本身就很荒謬,竟然主張企業[因為形象而]自律,而不是提倡以法律規管不應出現的行為,可說是本末倒置)?對政府來說,能創出新高GDP的「業績」,為甚麼不「去馬」?

其實獅子山下精神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很多香港年輕人仍然為了更好的生活,無止境的在「捱」(現在fresh grad有誰不是最早8點下班?凌晨4點下班的人數也可能可以由尖沙嘴排隊到旺角呢),然而他們不滿,是因為連成功的曙光都看不到。要是他們有更好的方法,他們必然會選擇(「使用任何方法」),只是現在社會的競爭環境不同從前,其他的路途上,有的只是更多的荊棘。

香港不斷的失去各種事物,正是因為獅子山下模式的思維。香港年輕人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同樣也是因為獅子山下模式的思維。令人不解的是,我們一方面在抱怨獅子山下模式思維帶來的惡果,然而卻另一方面不斷舊調重彈(最近香港電視事件竟然使理應信奉社會/現代自由主義的Ms Mo也用起這概念了,使人無言),力倡獅子山下精神……或許,很多人只是依戀舊日的燦爛,並未察覺當中原委(不少本土派的思維也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矛盾,我們的恐懼和迷失似乎把我們的理性完全的沖散了)……香港其實又有多少人清醒、多少人迷失了?我們或許也失去了自己。

如果讀者認同,就請別再一邊懷念舊日的光輝,另一方面說我們失去獅子山下精神了,這是很可笑的矛盾。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社會時代都變了,我們若然真的能「靈活適應」,就好應該重新思考這個課題──甚麼才是香港真正需要的精神?

編輯主任的話其實很精確,「香港,從環境以至整體文化,皆高舉金錢與速度」,我們寫作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多加留神,更積極地趕在失去前改造整個大環境,不要只在最後一刻,才以平版的照片、蒼白的語句,去消費物事僅餘的生命。」我們所消費的,可不只是物事僅餘的生命,而是我們自己的光陰。

註:在思考的過程中,筆者曾在google稍作搜尋,以求刺激思維,豈料發現有相同洞察者也並非少數(雖然似乎未見如筆者般又指出獅子山下精神跟地產霸權乃同出一轍),讀者若有興趣,可作延伸閱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11020/15721185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audiocolumndetail.aspx?itemid=649950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3/ta2020741.htm
http://90sfoto.com/%E6%B2%B9%E9%BA%BB%E5%9C%B0%E7%9A%84%E5%B0%8F%E5%BA%97/
http://leungchingyau.pixnet.net/blog/post/20820756-%E8%AB%96%E7%8D%85%E5...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