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劉備取益州看香港市統戰大業

從劉備取益州看香港市統戰大業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在基本法頒佈二十五週年的論壇上致辭時表示,香港並沒有實行三權分立制度,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法律地位,擁有雙首長身份,雙負責制的責任,處於特區權力運行核心位置,在中央政府之下,特區三權之上,起著連結樞紐的作用。

當年中央提出五十年不變之論,向港人作出維持高度自治、保留原有制度的承諾;回歸僅十七年,中聯辦就作出如此明張目膽的舉動,公然撕毀憲法,自行詮釋基本法,視法治如無物。此論固然成功一句惹毛泛民主派,但中央如此公開宣戰,豈不會激起民憤,令統戰大業荊棘載途?

非也,孫子有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苟非勝算十足,豈會輕舉妄動?十三億人口的和諧大國使出其看家本領,一盤散沙的今天我主義者毋庸置疑是螳臂擋車。當對方已無聲無息在棋盤上佈起了天羅地網時,你卻為吃去對手寥寥數子而欣喜若狂,拉起橫額大合照,高歌慶祝眼前的創舉,何其悲哀!

事實是,當你仍在盤算如何去打這一場戰爭時,你經已兵敗如山倒而不自知。對,先不要詫異,讓我來跟大家説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劉備入蜀,為族弟劉璋助守葭萌關以拒張魯。劉璋因其同為漢室宗親而信任有加,劉備卻是狼子野心,覬覦益州之地,假意守關三年,不但沒有消滅張魯,更在益州經營勢力,動輒要求添置兵馬,索取糧草。

劉備軍倒戈相向之際,軍師龐統獻上滅蜀三策:上策,選派精兵晝夜兼程襲取成都;中策,斬將奪關,攻取涪城,然後攻打成都;下策,撤軍白帝城,退守荊州,日後再行謀取益州。劉備聽罷,認為上策太急,下策太緩,中策實際而可行,於是採用了中策,奪取關隘。兩年後大軍會師,兵臨成都城下,劉璋父子為保軍民開城投降。劉備既擁益、荊,達成隴中三分天下之策,奠定了日後三國鼎足之勢的基礎。

故事到此為止,其實中央對香港,亦有「三策」,其又為何物?依我之見,上中下分別為「行動」、「思想」以及「教育」三路。與劉備滅蜀不同之處,是其上下策不但沒有擱下,更被用作中策的護航,為思想上的統戰修橋舖路,不才僅此稍抒管見,請不吝斧正。

行動,即是公開對泛民作出正面的迎擊,例如派出駐英大使組織遊行撐政府,公開發表言論攻擊泛民。此舉通常在短期內效果不錯,能引起不少輿論,加上現今處於資訊混亂的時代,行動類的戰術相當奏效,惟獨是效果並不持久,必須配以更長遠策略去維持成果,並使往後行動效果更為顯著。

教育,就是從不同渠道向下一代灌輸概念,國教以外,中文、中史、常識、通識,甚至班主任課和畢業典禮都可以為赤化一個世代的大業出一分力。國教科被擱置後不斷被借屍還魂,在教育體制中簡直是無孔不入,現實中實在難以完全防範。不過,收取回報的過程過於緩慢,又未能有效影響青幼以外的世代,如要成功造就統一大業,此策實為不足,須輔以更速效、範圍更廣的戰略方保萬全。

為補緩急二策的闕漏,還須要用到中策,比上策長遠、持久,帶來較少的反激,而比下策更顯其效,社會覆蓋面也更廣。何謂「思想統戰」?控制人民思想一向都是和諧之邦的拿手絕活,藉著統一價值觀念,從根本操控人民,對反對者以民制民,自行調節成為和諧社會。從何入手?就是從你平日遇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資訊。透過偽善的面書專頁、主流的公共媒體等,在生活中逐漸改造社會所信奉的價值觀,即使在旁觀者眼中是多麼荒唐怪誕,於局中浸淫日廣,必既久而遂安之。

三策並行,不但互補不足,更互相配合:以中策深化上策的影響、用上策掩護下策的推進、藉下策作中策的保險,緊環相扣,進行全面統戰。當你以為他在向你正式宣戰之時,其實你已經無路可退,卻猶自妄想可以與之一決雄雌。

醒來吧!若不改變,繼續K歌抗爭,墨守和理非非,我們所能做的,就只剩下一起在寒夜之中,繼續看雪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