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往地下空間挖掘想像

往地下空間挖掘想像

文:Eunice Tsui

香港政府提出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當中提出了「創造吸引宜人的公共領域」,皆因宜人的地下空間於香港是一個從未實現的概念。文件當中雖然舉出了主要位於歐亞的各個地下空間例子,卻大部分側重商業用途的示範,未見任何詳細的導賞,似乎已為研究範圍定下前設,刻意收窄對地下公共空間的想像。此舉忽略為公衆提供地下空間的可能性的參考,引導諮詢範圍和結果之餘,亦漠視空間的最終使用者的權益。

是次研究的特點在於三區都涉及對大型城市綠地動土,除了有效重置及改善現有綠地的基本考慮以外,地點亦擁有與地面人流緊密連接的潛力,其自由度使引入自然光與多樣的植物種類成爲可能,消除地上地下的隔離感,是設計者必須充分考慮的原則。

地下空間實例 採光與佈局的巧思

既然由政府提供的案例參考未盡完善,我們何不自發地拓闊眼界,探索更多具啟發性的實例?以下三個海外實例由九十年代數到未來,在設計上充分利用功能佈局和自然採光,為當地提供了宜人的地下公共空間之餘,它們的概念和巧思都分別引起不少社會上的反響:

(1)馬德里阿托查車站 (1992年重啓)

阿托查車站(Atocha Station)內居然盛載了一片熱帶樹林和龜隻庇護所!寬闊和充滿自然光線的車站大堂使人忘記這是一個下沉空間,而舊有的月台拆除後變成各種商店、小市集和自然融合的有蓋休憩空間,兼顧交通連接性和社區需要。池塘亦為三百隻被遺棄的龜隻提供居所並由專人照顧,旅人大可盯著牠們打發候車的時光。

1708_01

綠林的周圍擺放著各種小攤檔,鋒芒還是敵不過池塘裡的大龜小龜。 © Eunice Tsui

(2)丹麥海事博物館 (2013年開放)

博物館圍繞赫爾辛格(Helsingør)一個海濱旁的舊乾船塢而建,完全隱沒在地平線下。設計在回應海事的主題的同時,將船塢的下沉空間變成展覽館的中心公共空間並為室內引入自然光。由於博物館完全藏於地下,它所創造的屋面也成為連接路面的通道,附近的克隆堡(Kronborg)也因此能將海濱的景色盡收眼底。訪客隨著丹麥的海事歷史走向更下層的展館的同時,展館也帶領著公眾欣賞這片曾用作維修船隻的船塢。

1708_02

從丹麥海事博物館內部望向船塢中庭,日光充足使人忘記自己置身地底。 © Rasmus Hjortshøj

(3)紐約 The Lowline(預定2021年開放)

The Lowline的發展在2016年正式落實,以改造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概念,將曼哈頓的廢棄地鐵站改造成全球首例的地下公園。地鐵站和地上空間的隔斷性令地下公園的概念一直沒有發芽,而The Lowline的突破在於研發出能將日光通過狹小的管道引進地下空間的裝置,地下日光的光譜能滿足光合作用的條件,使得在地下種植植物變成可能。The Lowline是由民間的設計師以眾籌開始為設計概念策展宣傳,進而獲得政府支持,再從2015年開始直到今年三月在空置的工廠興建並展出引光裝置的原型,過程的種種都顯示出以民為本的考慮。

1708_03

Lowline設計團隊於2012年向公眾示範引光裝置,吸引大批民眾之餘亦舉辦了多場分享會、導覽等等,甚至成為了週末嘉年華的場地。 © mlcastle, New York. Originally posted on Flickr.

Print

以相同比例比較九龍公園與三個海外實例的地下佔地範圍(參考研究中的潛力範圍示意圖)。© Eunice Tsui

以上三個案例運用不同的方法將地上和地下空間連繫,創造宜人的地下空間之餘,紐約The Lowline從下而上的發展過程更值得民間借鑑。當我們將各自的建築佔地面積與研究區域之一的九龍公園潛力範圍比較,便能發現政府勾出的地塊比這些案例寬廣甚多,並無吝嗇於提供公共空間之理。現時第二階段的諮詢仍未可見,但更大幅度並持續地引入公眾參與,透徹了解不同持份者的意見,才能為計劃勾畫出以民為本的藍圖。

原文刊於
拓展公共空間 Hong Kong Public Space Initiative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