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建在浮沙上的挺高鐵理由

近閱有關高鐵的報道和評論,例如十月二十日《明報》觀點版刊登了一篇由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署名的挺高鐵文章,卻發覺挺高鐵的所謂理由,來來去去都係那三兩個。以我記憶所及,即使無能如特區政府,亦從未試過以咁少兼咁貧弱的理據來支持一項咁勞民傷財的項目!更何況,這三兩個所謂理由也是建立在浮沙上的。

第一:「一小時生活圈」。如果一小時生活圈真是應追求的目標,那麼就在情在理皆應謀求先在本地社會中落實,但事實是,單是由屯門的,且舉例,良景邨出發,即使搭港鐵計,去到馬鞍山車站,已要一個半小時以上,更遑論更遠的如柴灣等地了。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究竟是誰的一小時?

為什麼一小部份人的時間就寶貴到要全港人拿650億出來幫他們節省那半小時車程,但那數以十萬計的守法香港人卻變相被放逐到偏遠的屯門、天水圍等地,還要日日捱貴車費兼搭成三小時車呢?他們難道就沒資格談什麼一小時嗎?!

我們又有多少個650億?難道我們沒有比令一小部份人節省半小時車程更有意義、更重要的事要辦嗎?而我敢信隨便一個正常人,也能舉出十個八個更佳選擇來辦。

另一方面,大家亦應留意大陸的陸路運輸系統興建的問題,該方面已近濫建地步。 (我最近看到的有關文章是刊於新財富本年十月號的「高速公路:通向繁華或荒涼?」)這種種「為建而建」的項目,是為了公益還是為私利,大家心照不宣矣。

支持高鐵的另一理由是環保。其說法是鐵路運輸會減少汽車使用云云。但另一邊廂,同一班人又說高鐵會令人流量增加百分之十多二十。須知道,真正的環保正是要減少不必要的人流物流量。事實上,高鐵不是太陽能推動的,而是靠中電供電,而它的發電機主要是燒煤的。所以以上說法簡直自相矛盾。

至於那「邊緣化」的說法,更教人啼笑皆非。我們但見,有些人剛沾沾自滿地說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亞洲第一金融中心、紐倫港云云,但轉頭間,同一班人卻驚恐大喊香港被邊緣化了!這若不是精神分裂,又是什麼?!抑或他們是想聽的人精神分裂,從而任其魚肉!?又或兩者皆是?

最後,我們應質問,為何這些趨乎侮辱讀者智慧的說法,竟可多日來在香港各傳媒中通行無阻?這又豈是一句「有聞必錄」所能推搪過去!

如今,我們得金睛火眼,睇實班議員,尤其是民主黨,怎表態和投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