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2018年9月10日香港電台《左右紅藍綠》節目播出)
近來多位社會人士高調支持在大嶼山東部海域填海2200公頃,即是22平方公里,製造一個巨型人工島,傳媒的連番報道,令人以為人工島可以立即解決香港所有問題。
首先工程需時最少十多年,幫不了心急上樓的劏房戶,其次人工島不是買布繡花、無傷大雅的事,而是涉及一百萬人家園的浩大工程,居住單位也是他們終身打拼得來和傳給子孫的資產,因此我們必須前瞻一百年以上,謹而慎之地研究,確保居住安全和資產值不會被天災摧毀。只着眼「現在」是短視和危險的,把「謹慎」說成「阻住地球轉」是不恰當的。
這個巨型人工島其實講了幾十年,一路沒有執行的原因很簡單:一則沒有需要,二則耗資巨大到香港政府負擔不起。
先講人工島是否非建不可?答案很簡單 – 不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說需要找地1200公頃的假設是香港人口增加到920萬,但是由於年輕人不願生育,統計處最新推算香港人口於2043年達到822萬高峰後便開始下降,與920萬相差剛好一百萬,相當於巨型人工島的人口容量,無需興建人工島的道理十分易明!
講到錢,人工島包括接駁港九新界的道路和鐵路的造價,估計七千億元,還未計島上的道路網、公共房屋和眾多公共設施等工程,領教過近年大型工程例行大幅超支,我們必須把人工島視為萬億工程來考量,香港政府財政儲備總數今年初才第一次達到一萬億元水平,造人工島等於把政府全部儲備注入單一工程項目,史無前例,會影響政府的財政穩定及公眾服務,十分危險。
截圖鳴謝:香港電台
我的本業是氣象,注意到:在全球暖化、海水上升的背景下,部份海島國家現正面臨沒頂之災,香港反其道而行,面向大海興建人工島是時機錯誤。
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澳門,海水淹沒市區,上星期強颱風飛燕的風暴潮淹沒大阪關西機場,顯示海水淹浸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天文台推算,過往50年一遇的海水高位,本世紀末會年年出現。令人不安的是:氣候暖化也使超強颱風增多,提高風暴潮風險,最新研究又發現世紀末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大有可能比以前的估計倍增。
貿然拍板上馬是魯莽的(截圖鳴謝:香港電台)
人工島風險極高,一則置居民於險地,二則一旦海水淹浸頻繁會令樓價下跌甚至蒸發,島民將損失慘重,未弄清楚人工島的氣候變化風險就貿然拍板上馬是魯莽的,我們反對的原因很實在,填海建巨型人工島,沒有需要,花錢超負荷,以及帶來香港人不能承受的氣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