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繞過立法會強行開始機場第三跑道的建設工程之後,大家都集中討論天價的工程費用以及空域問題,隨時令這個項目淪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這幾點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和前民航署署長樂鞏南先生等專家都先後提出過眾多論點詳述三跑的荒謬,筆者不打算在這裡重覆。我覺得可疑的地方,是機管局為何力排眾議,非興建三跑不可。明顯地,今日機管局所作出的規劃,跟九十年代由Norman Foster操刀的設計有非常大的分別。就着這個觀點,筆者翻査了一些現成的資料,疏理出以下的觀察:
首先,機場三跑的規劃和原先的設計不符。大家只要翻査一下Norman Foster的建築師事務所的網頁,就可以看到原本的設計分兩期。第一期工程是原本的Y型Terminal 1以及南北兩條跑道。這些在九十年代已經完工的部分,效率非常高。飛機的泊位和跑道非常接近,因此飛機可以節省由泊位滑行去跑道的時間及燃油。如果大家有在啟德機場年代搭過飛機,就會發現相比之下,現在飛機需要在空中盤旋等候降落的時間相對較少,相信某部分的原因和機場在南北分佈跑道,而客運大樓居中的高效率佈局有關。
關鍵的一點,在於第二期設計。在Norman Foster的草稿圖中(1)可以看到,第二期的擴建工程,除了現在位於Terminal 1東面的Terminal 2外,主要的建築物為西面的X型客運大樓。跟據原來的設計,第一期的容量為每年3500萬人次,第二期為8000萬人次。相信由於民航技術的進步,於2007年Terminal 2開始使用之前,機場第一期已達到近5000萬人次的容量,即是比原來估計多了43%。按此推斷,原設計的第二期要達到1億人次的容量(即25%增加)應該可以預見的。這就和三跑方案中9700萬人次的容量相約。為了將原來8000萬人次的容量提升至9700萬人次,甚至無視原設計中因為技術提升所能夠增加的容量,去製造一個虛假的迫切性而花費近1400億元去填海和興建跑道,當中的各樣理由,機管局實在應該好好解答。
需要知道一個機場的容量和飛機升降架次等問題,都是由專業的顧問公司負責計算,以協助建築師設計。既然今日機管局認為當初的八千萬人次的設計不合時誼,甚至懷疑當時設計團隊所估計的數字,質疑他們的專業判斷,就好應該公開一下將原來設計推倒的原因和理據,否則就如同迫Norman Foster食死貓一樣。Foster 曾稱赤鱲角機場為他一生最滿意的作品。可憐佢老人家遠在英國,可能還未知道香港有班人正在把玩着他的心血。
而筆者其中一個猜測,是由於赤鱲角機場乃港英政府時代的產物,說到底是英國人建築設計軟實力的延續。早於規劃初期,中方已經對此計劃大感不滿,認為英國人在搞局,想在香港延續英國的影響力。故此,繼續跟據Norman Foster的原設計去擴建機場,實在是政治不正確之舉。唯有以三跑及新客運大樓等由香港人主持的工程,去將機場的外國勢力稀釋,才是今日的為官之道。這或許就是為何官員無視一切客觀條件,無論如何都要三跑上馬開工的原因。
(1): 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projects/chek-lap-kok-air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