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基督教抽籤揀選委 教徒團體籲杯葛「分贓遊戲」

(左起)路小教會傳道人譚得志、傘後基督徒盼望行動召集人林子健、香港基督徒學會社會牧職幹事黃美鳳

(獨媒特約報導)基督教協進會昨天公佈以抽籤形式決定將參與來屆特首選舉的10名基督教選委。香港基督徒學會與「傘後基督徒盼望行動」今早舉行聯合記者會,批評基督教協進會是向政權獻身,呼籲有良知的基督徒杯葛不公義選舉,防止政教勾結。

特首選舉明年3月舉行,繼續由1,200人選委會選出,當中有60席宗教界選委,10席由基督教協進會提名。

以往基督教選委以選舉形式產生,但由於投票人數偏低,如去屆只有18,051名基督徒參與,令協進會面對不少批評。傘後基督徒盼望行動早於去年已曾發起聯署行動,公開呼籲基督教協進會放棄特權,懸空10席基督教選委。

基督教協進會昨天宣佈,改以抽籤形式決定選委人選,提名期於9月19日開始,至10月20日。提名分為4個組別,分別為教徒個人、堂會、基督教機構及宗派總會提名,以兩輪抽籤方式決定選委人選。如果獲提名總數超過10人,將於10月30日進行首輪抽籤,每組別抽出10人。如果該組別少於10人,則不須抽籤。選舉主任之後決定第二輪抽籤日期,正式抽出10名選委。

轟扮抽籤實勾結

香港基督徒學會社會牧職幹事黃美鳳指出,抽籤其實是一個「分贓遊戲」,「大宗派自己做一張名單,依個係大有可能」。她又批評協進會未有交代改制背後的神學依據,在「行公義、好憐憫」的上主使命下不務正業。

傘後基督徒盼望行動召集人林子健認為,協進會的做法是政教勾結,「驚死建制派入唔到」,他更指「官商勾結都有摸底,佢連摸都唔摸」。他表示,假若協進會要以抽籤方式決定選委代表,就應仿效天主教「被動配合」的形式,而非設立像立法會功能組別的機制。他形容協進會「扮抽籤」、「搵笨」,更直指協進會主席蘇成溢牧師「一係就無知,唔係就機關算盡」。

路小教會傳道人譚得志就抨擊協進會扭曲教會定義。協進會最新規定提名選委及參與抽籤者所屬的堂會、基督教機構或宗派總會,都需要是已註冊的本港慈善團體。譚得志指,此舉是以《稅務條例》第88條慈善團體的定義來扭曲教會性質,並反問「教會冇88條,即唔係教會?」

另外,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昨日聲稱,新安排會令一般教徒有更大機會當選。但譚得志認為,4種提名方式皆偏袒大宗派,並以拳擊作比喻,「兩條友上擂台,應該係隻抽,但佢而家就三個打你一個」。

前基督徒學會幹事:協進會須解釋

前基督徒學會幹事沈偉男表示,以往教內普選的做法鑑於規模有限,「其實達唔到協進會所講嘅民主教育同體驗民主」,更令大宗派有很大機會盡攬席位,故一直以來都有要求改變的聲音,但協進會這次的改動同樣是傾向大宗派,「協進會有需要解釋清楚」。

沈承認,要協進會推翻決定有相當困難,因「喺法律上好難挑戰佢」,而到底基督徒應該全面杯葛或是在現有制度下據理力爭,沈認為兩個做法各有好處,現階段是需要更多討論。

記者:池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