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研時評——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的一些要點

國研時評——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事件的一些要點

今年6月對於特區來說可謂多事之秋,一連兩三個星期遊行示威浪接浪,先有八九學運30周年集會遊行,再有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觸發規模更甚於03年的大遊行及暴力衝擊,由於今日特區政府仍未正回應反對派要求撤回修例、收回暴動之定義、撤銷對所有抗爭者的控罪、追究警隊濫權之「四大訴求」,示威人士更史無前例地包圍了警察總部。

本來經過「佔中」以後趨於分化的傳統民主派與本土派左右翼又重新聚攏起來,說明了林鄭月娥的「大和解」政策徹底失敗。欠缺民意對修例的有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完全陷入了被動,向來表現自信的林鄭月娥現已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協。所謂「肉食者鄙」,這種收場其實也不至於太令人意外,由於事件箇中原因錯綜複雜,三言兩語難以道盡,以下我們只談談當中某些要點。

內地當局是否有意圖通過修例加強政治打壓

我們認為目前不存在誘因,因為在人民幣國際化之前香港仍具有特殊作用,內地當局最害怕的並不是港人的反共言論,而是資產者大規模地套現撤資,這將波及到內地金融體系的穩定。事實上,林鄭月娥作為內地當局的代言人公開表明了「愛國不一定要愛黨」,暗示了紅線只是不能鬧「港獨」。其實內地當局看得最緊的是組織活動,如果有港人到內地參與該等活動的話,他們早晚都會自投羅網的,根本無需節外生枝;至於要對付那些永世都不會踏足內地的「港獨」份子的話,那麼在≪基本法≫框架內其實也有足夠的法律武器。如果有個別例外(例如境外出版政治書刊)的話,我們認為內地「強力部門」對銅鑼灣書店事件的處理手法實行「優化」,會比啟動引渡程序還沒那麼難看。

「大和解」政策遭遇滑鐵盧

林鄭月娥擔起佔中的善後角色,除了大幅減稅向資產階級輸送利益以外,亦曾在私人場合向民主黨捐款示好,不過如同中國的外交處境一樣,以金錢維繫的關係注定不可能穩定和持久。雖然管治者正在盡力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作為個體的資產者最擔心的卻是「有錢無命享」;雖然立法會DQ的司法覆核敗訴令反對派無可奈何,但是泛民丟了否決權加上銅鑼灣書店事件不能不引起資產者對《基本法》23條立法及政治迫害合法化的疑慮;雖然港府已在商界壓力下作出了妥協,但由於普選問題有了出爾反爾的前科再加上右翼的渲染,對特區及內地政府的不信任感還是彌漫着整個社會。

屬於自由主義的群眾運動

由於本港、外資商人涉足內地往往都要疏通官員,或者涉及避稅欠費等情況,因此這一波運動客觀上主要保障了港外資的利益,性質傾向於自由主義。右翼一如既往地部署了衝擊,然而傳統民主派陣營非但沒有譴責暴力,反而要求政府撤銷暴動的定性,這是右翼恰如其份地充當了資產者打手所得到的回報。職工盟就扮演了吹鼓手的角色,其主席吳敏兒表示「今次非政治罷工,性質有別以往因勞資糾紛而發動的罷工,是為了履行公民責任」,這種說法分明就是「此地無銀」,不為經濟利益而進行的罷工確鑿無疑就是政治罷工!

左翼守好立場等待時機

實際上,出錢(少做生意不扣工資)資助這一波運動的商人只會是不以內地政權為靠山的港、外商人,這部份資本大都與國際市場關係較密切,而國際市場卻是為美國所操控的。職工盟批評以前工團為國民黨服務,工聯會為中共服務,那麼他們自己以「獨立工運」的名義驅動勞動者為了商人的安危衝鋒陷陣,到底有沒有打算告訴勞動大眾為了改善民生就必需掌握經濟主權的呢?

本港的特殊環境造就了一大批受惠於自由市場的市民階級,左翼更應樹起自己獨立的旗幟,以經濟、民生問題爭取受壓迫群眾脫離傳統民主派的影響,向他們闡明產生壓迫的根源。一旦反抗資本剝削的運動遍地開花就會對管治者構成草木皆兵之勢,唯有如此才能對左翼自身的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當市民階級受生活所迫而向左轉的時候,大家才可能利用它的力量向社會制度發起進攻。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