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應2017年施政報告(學童、青年教育方面)

回應2017年施政報告(學童、青年教育方面)

攝:Alex Leung

今年長達279頁的施政報告在青年發展及教育方面著墨不多,更完全沒有提及針對支援基層兒童的措施,根本是一份對下一代沒有承擔的報告!

青年發展方面

(一)聚焦回應青年需要,由下而上制定青年政策

在本年度的施政報告中,其中一項新措施就是擴大「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下稱SSSDP)涵蓋的學科及課程,由原先的一千名學額增至每屆三千名,並由試行三年轉至恆常化;在中、小學教育方面,則表示加強推廣「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

聯席認為擴大SSSDP的名額無疑是能減少基層學生的負債機會,不過聯席是堅決反對將教育推向私營化。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希望可以協助自資院校能渡過適齡學生減少的艱難時期。這只是「救市唔救人」的做法。我們不解的是既然政府資助自資院校,何不直接擴大公營院校的資助學額。因此,聯席建議應逐步將現時大專自資院校公營化;並在落實前規管自資院校的學費;同時資助副學士學位課程,讓更多學生受惠。另外,SSSDP在資助後,有經濟需要的學生雖然仍可申請學生資助,但現時學資申請門檻比貧窮線還要高,因此聯席建議拉低學資門檻與貧窮線相信,減輕基層學生在學費上面對的壓力。

在加強推廣「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方面,聯席認為青年人需要全面的人民教育,同時擔心各式各樣的交流團以及強制修訂中史科課程內容等會成為國民教育的翻版,無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亦無法達成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綜觀,今年的施政報告在青年發展及教育方面著墨不多,亦無法對焦回應青年訴求,需要回應青年的需要,就必須要由下而上制定一套青年政策,讓青年發展自我、讓青年能夠參與社會及讓青年自主。政府亦須要切實聆聽青年聲音,因此聯席建議政府應在各區議會設立恆常地區諮詢平台,並設立一個全港性且具有實權(參與及決策權)的青年平台予青年參與社區事務及政治。

基層學童支援方面

(一)幼稚園教育政策資助金額不足,假「免費」偽「優質」

15年免費教育只是一個炒冷飯的議題,幾乎每年施政報告都提及,但政府卻一直沒有回應社會對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的需要。口講免費,但現實只有約7至8成受資助半日制幼稚園學位能夠免費,只佔整體幼稚園教育5成多。全日制幼稚園資助及名額不足,基層家庭難以外出工作,幫補生計。故此,聯席促請政府應實踐真正免費幼稚園教育,全面資助所有非牟利幼稚園。

(二)推動科研發展,創新科技,卻無理「數碼鴻溝」

施政報告表示要推動科研發展;教育局着力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以及資助傑出學生前往境外的世界知名大學升學,尤其是與創新科技相關的學科。然而,這些發展機會是否能讓基層學童共同擁有?基層兒童面對電腦殘舊,損壞,甚至沒有電腦的問題,在上網學習上處於劣勢。若政府真心推動創新科技,絕不能忽視18萬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的上網學習支援,為基層學童提供津貼購買電腦,給他們一個平等學習發展的機會。

(三)設立兒童為本津貼,改善基層兒童生活,抒緩跨代貧窮問題

關學聯早前進行《學童身心發展需要指標調查》,結果反映基層兒童在衣食住行、學習發展、社交需要各方面都面對許多困難,包括未能為兒童提供一日兩餐有肉或魚、沒有能力負擔每日一杯牛奶或豆漿、沒有替換校服、未能長遠培育興趣等。貧窮問題,深深影響著基層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故此,政府必須正視兒童貧窮問題,設立兒童為本津貼,支援基層兒童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