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骯髒渾濁,首先體現為語言的骯髒渾濁,所以我時常認為民主運動的抗争,一定也是一場語言的鬥爭。
報載,某反佔中的青年團體副主席認為:「反佔中,係要宣揚孫中山嘅博愛精神」,云云。可是,有常識的都知道,孫中山乃是支持武裝起義、推翻舊制的革命家,他又怎麼可能站在反佔中一方呢?這是對歷史的曲解。
近代中國政治中所談的「博愛」,可以追溯自法國大革命的口號,即fraternity一詞,原義是指手足之情;跟自由和平等的信念一樣,法蘭西的「博愛」本來就是宣揚革命、推翻舊制的精神。因而,它適合於佔中的信念,遠遠多於反佔中。
請不要忘記,「博愛」其實來自一份造反者之間的政治團結。這是人們為了反抗法王及其代表的舊體制,進而生出的一份休戚與共。因而,這個詞所指的兄弟之誼、手足之愛,正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中文通常譯成「博愛」。
你或許會問,兄弟情誼又跟法國革命有什麼關係?這是因為近代民主的出現,首先意味着去推翻政治上的家父長制。舊時代的法王,儼然是父親,而人民只是子民,理應孝順服從。但是民主的到臨,至少在法國,就是必須砍掉這種父子式的政治想像,取而代之,則是更為平等的兄弟友愛關係,正所謂「博愛萬歲」!
這放在今天的香港也適用,因為我們的公共語言持續受到類似的「家父長制心態」污染,統治者經常把自己看作「阿爺」、「長輩」、「大家長」,正所謂「阿爺話事!」弔詭在於,在所謂激進政治裏頭,也存在一股追慕父親教主的不成熟心態,少數人像個政治幼童一樣,在公共人格上無法獨立。
也許,香港真的也需要一場屬於造反者的博愛運動,讓公民們以兄弟姊妹的平等形象,作為民主認同的根本,從而告別一切政治上揑造出來的假神或上帝,不管這是號稱阿爺抑或教主的封建殘餘。
文章刊於今天《明報》觀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