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分崩離析的公務員體制——港大「沒有人才 只有庸材──香港公務員體制的缺失」論壇小記

IMG_5824

(獨媒特約報導)自九七回歸而來,香港特區政府經歷董建華、曾蔭權與現時梁振英三朝,但公務員團隊不但沒有秉港英政府時代以尊重程序、廉潔和高效率的精神,反而每況愈下,質素越見參差。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會於三月二十日舉辦命為「沒有人才 只有庸材──香港公務員體制的缺失」的論壇,邀請了港大助理教授楊森博士、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家傑,以及民主黨副主席、南區區議會議員羅健熙,從公務員體制上探討管治質素下滑的因由。楊森及梁家傑均認為,回歸後設立的「高官問責制」破壞了原有的公務員系統。黃毓民指出現時政府不斷收緊監察政府的各種方法,高壓的政治氣氛亦令公務員不能發揮應有的角色。

問責制遺禍深遠 政治體制禮崩樂壞
公務員的運作系統本應以高效率見稱,梁家傑與楊森均指出回歸後出現的高官問責制,破壞原有的運作模式。「現今的政治環境是非常態,是禮崩樂壞」,梁家傑指出公務員受政治環境無受制度所限,不得發揮。舊有的制度是「從下而上」,收集足夠市民的意見,再經上下多重批示才推出政策,施政自然既奏效又合符民意,社會少出現怨憤。惟現今的施政是「從上而下」,較少諮詢民眾,公務員又只按本子和既定程序辦事,令人對其觀念變差。楊森則批評政治問責與民官制度是嚴重的錯配。他認為特區政府在政權移交過後只想仿新加坡政府一樣建立自己的團隊,但未有深熟考慮新舊系統的矛盾,導政本應穩健的官僚多層組織架構體制發揮不宜。楊指出問責官凌駕於民官之上,前者欲迎取選民,後者講求精密判斷而著重政治效果,但諷刺地問責官往往多犯錯,而令民官受壓。梁楊二人都應為只有一人一票選出議員和特首,才可增強特區政府的政治認受性;得到民眾授權可認可,才可改善制度。

政治局勢陰霾連綿 言論政令均受挑戰
除了問責制令原有的公務員政治體系變得模糊化,黃毓民亦斥摘言論制度和政治防腐的崩壞都令公務員左右為難。黃毓民認為,在沒有民主制度之下,廉政公署、申訴專員公署與審計署三大部門確保政治運作暢順和清廉。但近年來香港政治醜聞和負面因素不斷,先有貪曾事件,再有中聯辦干政,政治防腐的把關已受到挑戰。再者,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亦逐被剝削,政府對傳媒制肘越來越多,第四權的監察作用開始失效。黃形容現時的情況是「沒有人才 只有奴才」,即使如近日廣播處長干涉香港電台內政為不合理,但公務員只奉指示辦事。在政治風氣不明朗底下,他們亦左右為難。

政治中立不可取 要從制度根本著手
楊森又指出,市民對政府要求已不一樣,不只滿足於受諮詢,而想直接參與其中。羅健熙補充現時時移勢逆,公務員的工作思維和管治模式仍然單一化,不得因時制宜。羅則認為公務員的「政治中立」只令他們盲目奉行政策,沒有自己意志,令政令不得完善。

「中立與否根本不是重點,現時根本暫時沒有著墨之地」,黃毓民指出制度的設立只為手段,最終目的是服務人民,政治的效用更為重要。他形容現今的情況猶如明太祖廢相一樣,君主不才,下屬又不賦而權力,致政令不通。梁補充現時官場權責不清,如副局長、助理處長等職銜名實不符,民官承受擔子,公務員更沒可能發揮其「諫官」一職,遑論改變政治氣候。楊森最後寄語特區政府欲要重拾管治威望,則要從制度入手,保障民官制度的發展,以增加其認受性,同時確立一國兩制原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