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行動發生一個月之後,這場運動開始變成了膠着的狀態.在退場和留守之間, 學聯等佔領運動的組織者負上了極大的壓力. 縱觀現今各種行動方案, 均是以表態為主要目的居多,無助在符合示威者的期望和人大常委所設下三閘之下作出平衝,讓港人有一個聚焦在政改上的選擇。 據明報所的調查,近半示威者願在提委會民主化的前提離開馬路,這可能亦是解決問題。
公民推薦是現今危機下其中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 此方案是特首候選人須要有一定數目的香港市民提名支持(如三十萬)才可「入閘」,再交由提委會表決,如市民在最終選舉中白票廢票超過一半,便需重新展開選舉程序。 這個方案有幾大好處:
1)包括公民提名元素
在候選人有數十萬市民支持之下,由中國政府所操控的提名委員會將會受到市民大眾的壓力. 若果中國政府依然一意孤行否決人民所選擇的人選, 將會帶來比是次佔領運動更為嚴重的後果, 因人民和政府的不信任將會變得無可挽回, 將來選舉亦不能有真正的選擇。 除此之外,在回歸以來數十年,政府常被認定為是「小圈子政府」,政策未能反映市民的意見。當特首候選人受到市民的提名,便有責任為市民發聲,若特首未能做好自己的職責,就會失去市民的支持。
一個缺乏大多數市民支持的政府,一如現今局勢般將無法施政。
2)給香港一個出路
若是次和平的行動最後無功而還,支持和反對佔中的市民均會非常失望, 在對話和抗爭中的問題上亦會更撕裂. 若是次街頭佔的行動失敗,不少人或會對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香港亦再難有一次同樣規模的運動,可能使香港人在苦無出路之下走上更為暴力和動盪之路. 此外,泛民於立法會選舉中亦會溫和派懲罰, 立法會失去監察政府的少數,下一屆任期內只能以拉布等消極手法對抗,最終令問題一拖再拖,受苦的只是香港人。
3)符合人大的決定
雖然人大於八月三十一日會議後定下三道閘門, 但仍無阻市民爭取民主。公民推薦方案能夠符合人大關於政改中的三個決議,政府也不能以不符合基本法為由拒絕在此基礎上討論。
a)需有過半委員支持
提委會的組成絕大部分在中國政府的操控之中,在數次選舉中,親中的候選人往往能取得大多數議席。在公民推薦下,若提委否決人選,則是中國政府透過權力來排拒由大多數香港人提名的人選,也是中國對港人投下不信任票,特首選舉往後亦不能有真正的進步。
b)提委會組成需按照2012選委會
2012選委會是由四大界別共1200人由二十多萬選民選出。公民推薦不會影響選委會的成份或選委的否決權,並可在維持原有四大界別之下發揮影響力,以虛擬的第五界別監察提委會。 提委會亦須盡量民主化,以明票方式表決,增加選舉的透明度。
c)候選人須是二至三個
當入閘門襤是三十萬以上的支持,特首選舉與立法會,區議會不同,候選人需有很高數目民眾的支持,恐怕現今香港難於有多於三個人能取得如此數量。在立法會選舉中候選人得到數萬便能當選, 在超級區議會中亦不須三十萬, 一名受觀迎候選人應不難做到。公民推薦原則的先天條件本身能夠符合二至三個候選人的規定,而提委會會以全票制過半數通過候選人的資格。
這個社會在佔中和反佔中,黃絲帶和藍絲帶,自發和外國勢力介入下等爭論中不停撕裂,我希望一個政改方案望能可以帶領香港人走出撕裂,解決喋喋不休的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