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林鄭月娥在特首選舉論壇上談到自己在公務員之間的支持度,重提前年鬧得火熱的鉛水事件,並指正因其當時迅速而決斷的做法,事後獲得了不少公務員的支持與讚揚。
鉛水事件起因於啟晴邨的食水中被驗出含有超出世衛安全標準的含鉛量,然後市民陸續發現這並非單一事件,而是有多個公共屋邨面對同樣的問題。在事件越趨鬧大而政府沒有全面的解決辦法之時,各種意圖掩飾問題的說法不脛而走,最簡單的包括否認含鉛量超標、爭拗「頭啖水」是否應成為測量樣本,以至更荒謬的如取「拉勻一世」的攝鉛量作比較,又或者是既然公屋是福利,就必然需要將貨就價之說。
對於此等開脫的理由,市民當然難以信服,既然政府口口聲聲說鉛水對身體影響有限,最簡單不過的是讓官員直接身同感受,喝下一口受影響居民日常飲用的食水,故此以鉛水「招呼」對方自然是少不免的事。對此,林鄭認為是對官員的極大侮辱,並下令政府官員若再面對此等要求必須嚴詞拒絕。
林鄭此一說法是如何脫離市民生活的表現自不必再提,但不能漠視的是她的態度的確為面對市民的官員帶來極大的心理支持。可以想像,如果你是一個需要面對市民作出解釋的官員,每天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一邊來自市民的要求、控訴.、以至怒罵,而另一邊則是為官多年、已清晰知道難以被撼動的官僚體制。要徹底解決鉛水問題,需要多個政府機構的配合,水務署與房屋署自然排在首位,但裏面的職員分別有著不同的崗位與責任需要協調,而並非可以一聲令下即全體投入解決事件。除此以外,額外耗費的公帑依舊需要仔細檢查和審批,而外判工作的進度更非容易控制。面對如此龐大而複雜的一台機器,固然會有著一定的無力感。相對來說,那一句對市民的解釋說話卻是可以由自己控制內容與語氣,既然這邊廂的壓力源頭有著鮮明的身份和個性,何不直接對其反擊以一舒心內的壓力?
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林鄭的一句「不準再飲鉛水」為所有公務員帶來了上頭的力撐,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市民,政府已經在盡力處理問題,但所有市民的情緒與感受皆與其無關,亦無必要回應任何文字解釋以外的要求。或者這樣說,既然大家都只是「打份工」,這就不應牽涉任何「打份工」範圍以外的職責,當薪水每月準時到手,上司的吩咐自然要繼續遵守,而在此之外就不該承擔任何額外責任,包括飲鉛水。